Monday, January 27, 2014
信托业年内刚兑达5.3万亿 或成违约重灾区
【看中国2014年01月28日讯】如果不是上海女富豪邹蕴玉因地产项目8.5亿元信托产品到期无法兑付,其跑路躲债传闻不会在上海闹得沸沸扬扬;如果不是中诚信托宣告1月31日30亿元矿产项目无法按期兑付收益,也不会让这桩始于2010年的涉及融资方、信托公司、银行三方之间的信托纠葛在新年伊始再度引发地震。
一桩是涉及上海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兑付危机,一桩是涉及矿产股权的家族信托资金链断裂,看似并不关联的两个领域,却揭开了整个信托业今年面临的高达5.3万亿元的刚性兑付危局。
“整个信托业会不会出现违约风险?事实上每年都有这样的风险,不是说今年才有,今年这个风险略高一些,因为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会控制得更严;但我并不相信多少万亿到期后,一下子就无以为继。”面对已经出现的信托违约事件,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1月13日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
尽管汪涛称自己并不掌握2014年信托产品到期的具体数据,但本报记者获得的海通证券(600837,股吧)最新信托业报告显示,今年到期信托总量对应2012年二季度到2013年一季度的发行量是5.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整整高出1.8万亿元,5月份是到期最高峰,高达1.7万亿元。
这份报告直指,中小房地产信托或将成为违约重灾区。
女富豪传闻揭冰山一角
上海女富豪邹蕴玉是何许人也?
据本报记者了解,邹蕴玉作为上海高远置业实际控制人,曾以15亿元身价位列胡润富豪榜第44位,但高远置业却只是上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房地产公司。
“这位女老板现在并没如外界所传已经跑路,近期我们还约见了她,如果快的话最迟下周投资人可以拿到钱。虽然信托兑付日期被推迟,但信托公司仍将按之前的承诺连本带息将资金向投资人实现信托的兑付。”1月13日,涉事一方的信托公司相关人士在电话中向本报记者表示。
在得知上述结果后,投资人陈先生告诉记者:“手里上千万元资产都在这个项目上,这几天为了这件事等得极度焦虑,甚至想到了血本无归的最坏结果,这下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查阅上述信托公司2010年关于上海录润置业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的产品说明书不难发现,该信托计划分两期募集总计约8.5亿元,于2011年1月10日成立,期限3年;然而到今年1月10日到期兑现的信托,却意外地被推后了。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邹蕴玉跑路传闻发生后,高远置业还被曝出此前向包括五矿信托、中泰信托、国联信托在内的数家信托公司进行融资,涉及资金约10亿元,这几家信托公司因此也受到牵连。五矿信托的负责人1月13日对本报记者表示,五矿信托正在密切关注该案件的进展情况。
1月14日,上海房地产市场知情人士梁冰(化名)向本报记者透露,上海高远在2012年下半年就陷入危机,邹蕴玉在外面帮其它公司进行担保而使其受到牵连,加之房产调控致使高远置业资金链紧张,邹本人四处筹钱,借了不少高利贷,由此陷入了资金困局。
记者调查获悉,高远置业拥有多家经营房地产业务的子公司,其项目包括上海南汇区周浦镇的“小上海旅游文化城”、沈阳的“沈阳第一城”、舟山的“和鑫花园”、无锡的“湖滨花苑”,以及上海杨浦区新江湾城23-5地块商办项目等。但是高远置业的资产却早已经被普陀法院、浦东法院等6家法院进行了6次轮流查封,信托公司能否拿到高远置业的拍卖款,仍是未知数。
五矿信托相关人士则告诉本报记者,高远置业已经将合计2800万股东方证券股权质押给公司,并在上海市工商局办理了相关股权质押登记手续,质权无瑕疵。公司对该标的物价值已进行了独立合理的调查评估,在慎重评估该款产品兑付风险后,出于对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提前终止该款产品,并向全部投资人兑付了信托利益,并未影响投资者的权益。
地产信托承重压
邹蕴玉涉险暂时尚未到最后“清盘”时,但如果今年信托业真的出现刚性兑付危机时,中小房地产公司的项目将不可避免地成为重灾区。
用益信托发布的一份全行业去年信托融资总量统计,2013年一季度之前发布的产品中,流入房地产的规模高达6480亿元,流入基础产业的规模9316亿元,流入实业的规模8052亿元,流入证券市场的有4434亿元(包括阳光私募);而这些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一般都是8%-11%左右,如果在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信托全部兑付,规模就要超过7000亿元。国内众多的房地产企业能不能有这么庞大的资金兑付,已经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信托公司对产品有刚性兑付潜规则,但是近几年信托大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信托,管理的资产规模早已经超出信托能够刚性兑付的能力,全行业2356亿元的权益却要承载6400亿元的到期融资类信托,兜底显然会力不从心。”1月15日,一位信托业资深人士对记者直言。
更要命的是,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从去年开始房地产面临整顿和转型的外界压力,“发新品兑旧账”的路径已经被卡,一些实力不济的中小房地产以及信托公司兑付很难坚守。
在东方汇理银行1月14日举行的环球经济展望论坛上,该行亚洲高级经济师高大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中国信托业面临的兑付风险,他坦言,这一情况不可避免。
“中国信托贷款规模庞大,里面涉及的问题也很复杂,有地方政府债务,也有企业债务,我认为地方政府不会违约,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构成了中国的财政体系,如果地方政府出现资金问题,中央会出手来帮他们解决;但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不会受到这种担保和保护,就有可能出现违约。”高大力表示:“随着利率的上升,我们预计今年有可能会出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企业债违约的情况。如房地产企业,在不创造额外金融市场波动性的前提下,政府可能会逐渐允许违约的发生。”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费方域则从另一个角度发出了警告:信托行业的创新已经开始走入灰色地带,作为向私人客户募集的资产管理门类,此前信托产品一直有着较高的认购门槛,单一认购少则100万元,多则300万元以上,但是近年来信托产品的投资门槛呈急剧下降之势,20万-50万元屡见不鲜,最低起始金额竟只需要5万元,门槛降低固然可以加速信托项目的融资进程,但也把信托产品的风险向更广泛的人群转移。
还有多少风险待引爆
现在可以确信的是,信托业兑付警报已经在频响了。
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从去年以来,信托业违约事件就不断出现,至少有16个信托项目处于压力之中,涉事企业以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为主;从行业分布看,16个案例中有10个项目与房地产有关,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其中上海3例、江浙3例、京津各1例,山东2例。如:华奥信托与实德集团20亿元信托款诉诸法院、中诚信托30亿元矿产项目遭工行拒绝兑付、吉林信托承接金融掮客项目被骗1.5亿元等。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诚信托,1月31日,这家位于北京的信托公司30亿元矿产信托的兑付大限将至,但是融资方山西振富能源实际控制人王平彦已经身陷囹圄,名下矿厂停产、核心资产短期难于变现,这让信托项目的顺利退出蒙上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阴影。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项目最终到期前的最后一个分配日2013年12月20日,中诚信托已向投资者宣告无法按照预期值兑付当期收益,不可能如约还款已成定局。
如果到1月31日中诚信托不连本带利支付,那么就将打破整个信托行业刚性兑付不破的“金身”,这一行为无疑将给信托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些是已经暴露出来的信托风险敞口,而5.3万亿的信托背后,还有多少无处不在的风险有待引爆?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国内艺术品信托和酒业信托违约风险也不小。
1月15日,一位国内艺术品市场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国内艺术品信托业经历了从高潮到低谷的4年,那些在前两年市场高潮时期进入艺术品市场的信托资金,面临着一场兑付危机,目前艺术品信托的资产规模约为30亿元。
“艺术品市场经历过山车式的行情,最惨淡的是2013年,新发行的艺术品信托不到10款,参与的机构也从高峰时的18家锐减至4家;但至少有29款艺术品信托产品在2014年面临兑付,涉及金额30多亿元,仅中融信托一家就有12款艺术品信托产品到期。”信托从业者赵克明介绍称,大多数艺术品信托发行规模都不大,一般都在几千万元,比房地产信托小得多,前两年发行的艺术品信托或通过其他渠道解决,或信托公司自己先垫付,总之无论用什么办法,到期兑付是必须的。
此外,受制于国家对于“三公消费”的控制,国内高端白酒市场价格不断下滑,而从2011年开始发行的21款酒类信托产品,规模也超过了20亿元,虽然投资者并不一定面临像房地产信托那样连本金都拿不回来的惨状,但是亏损已成定局,如果要退出,或许“只能拿回实物白酒”了。
“酒类信托面临多重风险,首先是价格下调,白酒信托盛行的背景是2011年—2012年,白酒不断涨价,而其交易结构主要有两类,一是直接购买各类高端白酒,价格上涨后出售获得信托收益;二是由信托计划购买相应的白酒资产收益权,在信托产品到期时,投资者既可以选择现金,也可以选择提取白酒实物,这样的设计结构虽然可以避免刚性兑付风险,但是短期白酒价格上涨无望,无论何种兑现方式对投资者都是损失。”上海一位白酒收藏者李伟对记者称。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ift.tt/1mQz4eA
准!七个问题测出你的全部(组图)
【看中国2014年01月28日讯】一、 现在有两颗鸡蛋,一颗是生的,另一颗是熟的,而现在有四个地方让你放鸡蛋,那请问你会将蛋放在哪里???
(可以放在同一个地方,也可以放不同地方,但必须 记住“生”和“熟”分别放在哪里)
1、树上
2、水中
3、土中
4、口袋中
二、在奇幻的世界中,长了一棵恐怖的树,因 为它有一个血盆大口,可以把人给吞下.你认为这棵树是利用什么方法来让人接近,进而捕食呢?
1、用美妙的歌声使人心醉
2、模仿对方恋人的声音
3、散发迷人的树香
4、利用飞翔在他周围的小鸟使者
5、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等待好 奇的人走过来
三、人吃饭的习惯是自小养成的,从其中也非常容易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在使用刀叉时,您是如何切割、叉起的呢?
1、从左端开始切,一块一块的吃
2、从右端开始 切,一块一块的吃
3、把全部切成小块后,再一块一块的吃
4、从中央开始切,一块一块的 吃
5、只切一小块吃
6、吃法经常改变
四、现在伸出你的双手 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只手指,不分左右,只能选一只。
1、拇指
2、食指
3、中指
4、无名指
5、小指
五、如果你戴着一顶" 红"色帽子,你会搭配什么色系的饰品?
1、红色
2、灰色
3、蓝色
4、绿色
5、黄色
6、紫色
7、咖啡色
8、黑色
六、用你的直觉排出下面你最喜欢的物品的顺序
1、山
2、海
3、花
4、火车
七、想一想当你肚子有点饿,又不会太饿。而 你手边又有一堆录影带、港剧时,你会拿下列哪一样食物来活动唇齿?
1、糕点、饼干类
2、披萨
3、炸鸡、汉堡、薯条
4、牛肉面、饭类
测试结果
一、对爱情的看法及态度 生的蛋表示婚前、熟的蛋表示婚后
树上:眼光高而且很会挑
水中:爱情观是一切随缘
土中:爱情观滥情
口袋:爱情观很专一
二、你会为什么原因而撒谎?以及你所撒的谎究竟伤人有多深
1、用美妙的歌声使人心醉 :
会为了讨人喜欢而撒谎,若以日行一善的精神来看, 很多事情你应该都会给予添油加醋,当然这并不算什么恶意的谎言,但如果谎言逐渐扩大的话,就容易在众人面前丢脸,即时你没有说谎,有很多事情也会因为过份 的夸大而让对方有所误解,所以,你对于任何事情都要谨言慎行。
2、模仿 对方恋人的声音:
会以认真的态度说谎,是个撒谎高手。当然,这谎言不管是善意与否,在还没被揭穿之前,是很少人会因此而受伤的,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一旦这个谎言被识破 时,就会让人遭受很重的的打击,而这也是这类撒谎高手的特征,正因为你是这类型的人,所以大家对你的印象会有股深怕被出卖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越来越强, 所以,为了自己,即时只有千分之一被识破的可能,也绝对不可以撒这个谎。
3、散发迷人的树香:
你不会利用谎言去伤人,可称得上是诚实的人,开门见山的说,你是个不善于说谎的人,只要你想说谎就会被别人看穿,也因此,你的名誉不会受损,反而会有很多 人认为你很这样很可爱。
4、利用飞翔在他周围的小鸟使者:
有撒谎时喜欢找代罪羔羊的倾向,为了使谎言变得有说明力,你是否常使用“因为某某人说……”或是“从某某人那里听来的……”等语句呢?如此以来,当 谎言被识破时,那个人的信用也跟着完蛋了,所以当你在编造谎言时,这个责任应该由你一个人来承担,如果把别人也卷入你的谎言中,那就太令人难堪了。
5、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等待好奇的人走过来:
属于绝不撒谎,忠厚老实的人。最痛恨的就是欺骗别人,也正因如此,即时对方不想听的事实,你也毫不隐瞒的全盘托出,结果通常是伤人很深,在必要时,你也要 机灵的学会撒谎。
三、测量你的性格
1、从左 端开始切,一块一块的吃:
最普遍的情况,这种人非常重视形式,喜欢一般认为合理及正常的事,有一种强加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思想向别人推销的倾向。若是觉得自己想的说的正确无误,就很 难再去听取他人的意见。
2、从右端开始切,一块一块的吃:
性格比较温顺,也是较易为对方着想的那一类人。一般认为,此类的人较易和他人亲近而打成一片,即时心里有什么不愉悦之处,也不会表现于外,通常都能和谐相 处。
3、把全部切成小块后,再一块一 块的吃:
自己想要的东西无法立刻得手时,就会急躁不安的类型。想要做的事情,不管遭受到多少反对也会一意孤行。另外,这一型人喜欢照顾、安慰别人,当他人有烦恼时 不会置之不理,而会伸出援手。对于人的喜恶会明显的表示出来不加掩饰。
4、从中央开始切,一块一块的吃:
属于才干型的人,常会因考虑其个人本位之种种而较自私自利。若有什么想做的事则会毫不犹豫地去做,是座而言不如起而行的那一型人。比较善于社交,广结人 缘。
5、只切一小块吃:
是一个道地的现典主义者。能使生活和自我相互调和,并且有社交性,和谁都可以说上几句话并应对自如。工作能顺利完成,关键在于能与他人通加合作。
6、吃法经常改变:
性情易变,所以经常会无法适应人群,在工作或私生活上也是如此,常因无法与他人合得来而造人误解。心理测试
四、了解自己对什么角色比较看重
1、拇指: 父母
2、食指: 兄弟姐妹
3、中指: 自己
4、无名指: 情人
5、小指: 小孩
五、测试你的EQ并代表你的心情
1、红色: 有非常积极进取的个性,充满活力、朝气与热情,你对人生满怀希望,期待自己迈向成功的人生,你永远不在乎挫折,跌倒了会再站起来拍拍灰尘往目标前进
2、灰色: 很重视自己份内的工作,从来不会把工作推给别人, 无论多么的辛苦也希望自己完成,你的品位及做人做事原则与众不同,不过有时缺乏周详的考虑。
3、蓝色:是个典型的实行家,善于参与你喜爱的活动而且确实采取行动,执行能力强,不善于发号施令,要小心因参加太多活动而忽略了生活品质使自己所爱的人离去。
4、绿色:喜欢享受新奇的事物,对朋友来说充满情感的你常有热心过度的现象,帮助别人之时,常给人有好管闲事的印象而惹人生气,喜欢享受大自然生活,适合旅行
5、黄色:喜欢过富丽堂皇的生活,注重面子,讲究排场,由于你的努力上进,成功与胜利的祝贺经常萦绕耳边,你对人生充满期待,采取乐观进去的态度。做事有魄力,能够独当一面,只是缺乏规划能力,应当多听听幕僚的意见
6、紫色:你喜欢充满刺激、具有挑战性的生活。懂得把握自己的机会表现魅力,生活美满且多姿多彩,因为你是热情又好奇的人
7、咖啡色:是个重视名誉和尊严的人,习惯在平淡生活中求取进步,对人f非常宽厚,从不在乎周遭的朋友有什么过失,你只是安分守己的过生活,是个平凡可靠的人。
8、黑色:你的思考条理分明非常具理性,乐于为人服务。有许多理想和梦想没有实现。现在想认真完成一些工作来弥补未完成的梦想,有认真工作接受命运安排的性格。
六、你选择另一半的考量顺序
山: 健康
海: 内涵
花: 外表
火车: 性
七、测你个性的特点
1、糕点、饼干类:个性天真、活泼、恬淡,又容易相处,且性情温和,乐于助人,是个标准的乐天派。
2、披萨: 具有艺术家的自傲性格,叛逆味道极重。最好收敛点你的自以为是。
3、炸鸡、汉堡、薯条:标准的现代人,你讨厌孤单、害怕寂寞,感情脆弱的可以,一般而言你缺乏冲劲。
4、牛肉面、饭类:有些愤世嫉俗,所以你对于与他人之间的礼貌往来,及社交活动,都显得不耐烦和排斥。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ift.tt/1mQz2DD
酒鬼酒子公司账户被盗 1亿元仅剩一千块
【看中国2014年01月28日讯】俗话说,“老鼠赶冬,强盗赶年”,春节期间往往是偷盗猖獗的高峰。A股上市公司酒鬼酒(000799.SZ)1月27日就发布公告,自曝子公司活期结算账户1亿元资金被盗取,虽然已经报案,但被盗账户余额仅剩1176.03元。
“此重大事项可能为公司带来较大损失,由于其正处于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具体影响金额难以确定。”酒鬼酒称,公司发现1亿元存款涉嫌被盗取后,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已受理并正在进行侦查。
根据酒鬼酒的公告,2013年11月29日,酒鬼酒子公司酒鬼酒供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酒鬼酒供销公司)在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华丰路支行开立了户名为“酒鬼酒供销有限责任公司”的活期结算账户,其后共计存入1亿元人民币存款。
近日,通过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华丰路支行给酒鬼酒供销公司提供的《账户变动情况明细表》及酒鬼酒供销公司的初步了解,在2013年12月10日、12月11日,一名嫌疑人在酒鬼酒供销公司不知情的情况下先后向酒鬼酒供销公司的前述账户存现200元、300元,嫌疑人并于2013年12月11日通过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华丰路支行柜台转取了酒鬼酒供销公司的3500万元存款。
2013年12月12日,该嫌疑人又向酒鬼酒供销公司的前述账户存现500元,同时又通过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华丰路支行柜台转取了酒鬼酒供销公司的3500万元存款。
同年12月13日,同一嫌疑人还在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华丰路支行将酒鬼酒供销公司的3000万元存款汇出。目前,酒鬼酒供销公司在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华丰路支行的账户余额仅剩1176.03元。
这则看似“悲痛”的公告令人费解之处颇多,“嫌疑人”往酒鬼酒供销公司的活期账户存入几百元,次日就能转取千万元的存款?是内鬼还是外贼?为何酒鬼酒供销公司连续三日都未察觉?银行风控是否存在问题?损失由谁承担?另外,酒鬼酒称,此重大事项可能为公司带来较大损失,案发已经过去一个月酒鬼酒才披露公告,是否涉及违规披露?
1月28日开盘,酒鬼酒跌幅快速超过3%,回顾酒鬼酒2013年12月初以来的股价走势发现,颓势已现,跌幅超过1%的交易日有12个。
酒鬼酒子公司结算账户1亿元资金如何被盗,是个谜题。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ift.tt/1liLZdX
新兴市场出事刚刚开始
【看中国2014年01月28日讯】风险指数跳升至30,这个数字在次贷危机或欧债危机期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以过去六个月来衡量中却是一个高位,而且来势汹汹。阿根廷披索上周四五暴贬15%,触发一批新兴市场货币贬值,资金外流,股市下挫,风险资产市场riskoff成为潮流,股票遭抛售,S&P500指数创出2012年6月以来单周最大跌幅;债券受到追捧,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收报2.73%,一周降了10点,德国债市走出类似的升幅。黄金再次成为避险天堂,上周每盎司再升16美元。新兴市场货币和商品货币惨遭屠戮,强势货币居然是日元。笔者相信与其是日本基本面改善,不如说在去风险和去杠杆下,套利盘平仓,带动日元短暂升值。
新兴市场再次遭到冲击,近期原因是阿根廷央行停止干预汇市,导致披索坠崖式下跌,民众出现恐慌情绪。阿根廷在过去六个月的汇率干预中,用掉了三分之一的外汇储备,而且这个数字可能还是被低估的,因为央行的一些调期操作并未在现期的储备数据中反映出来。巴西、土耳其、印度、印尼、南非、俄罗斯等国货币亦告急,外资夺门而逃,更加重了汇率的贬值压力和利率的上升压力。新兴市场作为一个资产种类,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笔者看来,目前新兴市场的资金出走,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有许多共同之处。海外热钱涌出,央行靠外汇储备独力支持汇率,但是本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财政赤字庞大,通胀压力沉重,国内资金也开始怀疑目前汇率可以支撑多久。一旦内资开始出逃,目前的汇率水平很难守住,接下来是过去几年借的短期外债面临支付困难,评级机构落井下石。内需受到外围因素影响而转弱,经济增长放缓,税收下降,财政可持续性遭到质疑。笔者在过去已经大声疾呼正视新兴市场的风险,看来狼真的来了。新兴市场出事恐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相信才刚刚开始。
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于1月28-29日举行伯南克任内的最后一次例会,预计购债计划再减100美元至每月650亿。联储的前瞻性指引应该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失业率6.5%这个QE退出曾经的数值目标相信不会再被提及。在过去几个月,联储政策的主要标的迅速由失业率转变为通货膨胀。只要核心通胀未达2%,联储政策的双目标就比较容易调和,政策实施也不受太多的挑战。耶伦在2月出席国会半年一次的听证会,应该是她全面阐述其政策理念的初啼,3月18-19日例会则是她首次主持政策大局。耶伦的政策理念相信很接近伯南克,其与市场沟通的能力和驾驭联储内部不同意见的能力,则唯有时间能够给出答案。
本周市场焦点:新兴市场动荡和联储会议。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长预期为3.3%;耐用消费订单估计受波音订单影响而大增,不过交通之外的订单也显示美国设备投资加速。尽管汽油涨价,消费者信心可能进一步上升,不过极端寒冷气候或许对情绪有影响。新屋销售则预计略降。在欧洲,德国IFO估计强劲。欧元区一月CPI初报料为0.9%。欧盟领袖周一聚会。英国第四季度GDP环比增长0.6%,英格兰银行可能是联储之后西方央行中第二个taper的。在亚太区,中国增长势头最受关注,官方1月PMI出炉,料减速至50.5。在日本CPI回落到1.1%;贸易逆差1.5万亿日元(季调后)。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ift.tt/1mQyY6O
中国股市真要继续烂下去?
【看中国2014年01月28日讯】沪指2000点作为中国股市的整数关口,在大多数投资者看来十分重要。如果跌破2000点就可能意味着性质的变化,股指将重回“1”时代。还有一 点,跌破2000点可能意味着下行空间将被打开,且再次上行阻力将增大。因此,一旦跌破2000点,就可能伴随较多的技术性恐慌杀跌盘。
投资者这种担忧已变成了现实。1月20日,上证指数在“挣扎”近6个月后跌破2000点大关,以1991.25点的收盘点位,再次回到了股市2000年前的位置。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股市如此惨烈?
观察家认为,停发一年有余的IPO(首次公开募股)重启是“罪魁祸首”。自2013年12月初本轮下跌开始以来,新股发行分流资金、流动性频频紧张、蓝筹股屡创新低等三大压力直接“压垮”A股。
表面上看,沪指持续下跌是中国经济增幅放缓,流动性趋紧,但实际上是IPO重启后,机构和上市公司联合做局,高价上市,并在上市之后顺利套现走人,从而使得资本市场成为名符其实的“圈钱市”。
年前,中国证监会所实施的股改政策,说白了就是IPO重启,并密集发布IPO的批文。至今,已有18家企业获得了IPO批文。若按照相关机构的预测,1月份将有50家左右的企业获得IPO批文,且在未来不久的时间内发行上市。届时,将会对股市形成新一轮的融资压力。
据同花顺数据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17日收盘,A股最新市值总计260993.87亿元。而IPO重启后首日(即2013年12月31日)A股总市 值为271660.3亿元。由此计算,IPO重启后A股在其后13个交易日中总计市值损失逾10666.43亿元,IPO的“抽血效应”十分明显。
由于股市的矛盾一发不可收拾,迫使中国证监会1月12日急发《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但这一举措未能扭转投资者看空情绪。随着IPO的重 启,市场资金面出现了超预期的紧张,机构和散户都在不断抽离资金,要么打新,要么观望。而最近几天还迎来IPO重新开闸以来最大规模的申购资金冻结潮。
中国股市诞生和发展的特殊背景,特别是双重经济体制的掣肘和制衡,使得股市在运行与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有些甚至还比较严重。一是股市的行政化色彩过于浓烈,“政策市”的问题一直也没有得到有力和有效的解决;二是投资者的权益保护机制还很不健全。
享有“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之称的吴敬琏曾毫不留情地发出过“中国股市连一个规范的赌场都不如”这样的论断。他认为,中国股市很像一个赌场,甚至还不如赌场,因为赌场里面也有规矩,比如你不能看别人的牌。而中国的股市有些人可以看到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和操纵。
这就是吴敬琏著名的“股市赌场论”。不管管理层是否同意吴敬琏的观点,但中国股市必须走向正常化、规范化。政府监管、证券公司以及上市公司,都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监管尤其要解决信息不对称。但是,一些政府官员想的并不是这些,他们想的是利用各种行政许可、审批来寻租,为自己获取利益。
回到开头,沪指跌破2000点后,上升的空间几无可能。据国家统计局20日宣布,2013年国内GDP增长为7.7%,创自1999年GDP增长7.6%以来最低增速。由于经济转入下行通道,市场人士已经不再把1800点视为牢不可破的政策底。2014年刚一开始,中国股市似乎已进入倒计时,1800、1700、1600点……A股的底仍深不可测。
2000点已被击穿,让我们担心的是,政府决策层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中国股市真的是会烂下去的。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ift.tt/1liLSix
中国经济尚存八大变数
【看中国2014年01月28日讯】在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甚至可以说是过快推进)的过程中,金融监管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猫鼠博弈进一步升级。金融创新让监管者对金融市场运行的行政掌控力下降,反过来又促使监管者出台更加严厉的措施来控制金融活动,从而令金融市场乱象纷呈。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一局面在2014年仍将延续,将会给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带来巨大风险。在笔者所预估的2014年几大变数之中,前三个均与之相关。
接下来,笔者将按照自己的认知和偏好,从2014年中国经济的种种不确定性所在中挑出四大四小共八个变数。它们都正在或将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明显影响。
变数之一:信用事件
所谓信用事件,就是金融合约的某相关方无法按照合约规定完成向其他方的支付。简单来说,就是某人赖账了。就算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中,信用事件也无法避免。事实上,信用事件的存在反过来会促使市场参与者注重风险,客观上起到了强化市场纪律的作用。
但中国金融市场在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却没有发生一例真正意义上的信用事件。从2006年的福禧事件,到2011年的云城投,再到2012年的山东海龙、2013年的超日债,虽然信用风波不断,但最后都在政府的帮助下实现了兑付。这并不代表中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恰恰相反,它反映的是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与扭曲。实体经济中相当部分的资金需求方(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微观回报率很差,所以政府不得不显性或隐性地介入,避免它们发生信用事件,以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进而让这些需求方资金来源枯竭。这虽然避免了信用事件的发生,但同时也让投资者形成了金融资产“刚性兑付”的预期,弱化了各方控制风险的动机。
面对这种局面,有人认为政府要放任局部性的信用事件发生,从而重塑市场纪律。这种思路看似有些道理,但恰恰是2014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所在。目前,建立在“刚性兑付”预期之上的资产已经种类繁多、规模庞大──银行理财、信托、城投债均包含在内,总规模早已超过10万亿元。如果没有“刚性兑付”的信念,仅凭这些资产所对应的投资项目的微薄回报,将不会对投资者产生什么吸引力。换言之,没有了“刚性兑付”的信念,这些资产都将是投资者抛弃的对象。而要证伪“刚性兑付”,一个反例就足够了。所以,中国一旦有信用事件发生,动摇的将是数量庞大的金融资产的根基,其影响绝对不会仅仅局限于局部。支撑整个金融市场的潜在信念被证伪,必然带来金融体系的整体崩塌,重现雷曼倒闭后美国金融市场的危机状况。
当然,目前的状况也绝非最优。“刚性兑付”信念的存在,会继续导致道德风险在市场中蔓延。但鉴于摧毁这种信念将带来严重后果,政府在处理时也会投鼠忌器,力求找到一个艰难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决策者是否会低估信用事件爆发的后果,像雷曼倒闭之前的美联储那样误判形势,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是2014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变数。
变数之二:资金价格
过去几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给中国货币当局自身带来了不小麻烦。资金价格的上扬和波动就是一个表现。在2014年,资金价格将像去年下半年那样,继续存在高度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两处:一是资金价格自身的走势;二是资金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改革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监管者通过传统行政手段调控货币投放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主体又并未建立起对资金价格的敏感性,导致央行仅凭利率手段无法控制住货币总量。因此,从2013年6月开始,央行又重回数量调控的老路。只不过这个数量控制更多作用于银行间市场这一流动性源头之上。于是,银行间市场就从“钱荒”之前的利率稳定变成了之后的数量受限、利率波动。可以预期,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这种紧平衡在2014年还会延续。而在流动性偏紧的预期之下,在节前、季末这些关键时点,金融机构之间资金拆借意愿将会下降,导致资金面内生性收紧,进而引发资金价格的大幅攀升。尽管笔者相信如去年“钱荒”那样极端的情况不会再次发生,但资金价格的不确定性应该持续处于高位。
较高的资金价格对实体经济会有一定的紧缩效应,对民营经济尤其如此。较高的资金价格一方面会增加民营企业的财务成本,恶化其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又会抑制其资金需求,进而削弱其活力。而与政府相关的资金需求方(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策性银行)则在高利率环境下仍然能保持较为旺盛的资金需求。这样就事实上形成了国有资金需求对民间资金需求的挤出,令本应是利率市场化受益者的民间经济反受其害。同时,经济增长则更加依赖国有经济,经济结构进一步扭曲,增长的势头也更加依赖政策推动,从而呈现出更加波动的局面。而民营经济在高利率重压之下还能维持多久,也存在较大变数。
变数之三:地方政府债务处理
地方政府债务是近年来各界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2014年,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引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恰当的地方债处理方式则有可能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去年年末,审计署公布了最新的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占GDP比重不到40%。就算加上或有债务,地方政府的总债务也只有17.9万亿。这虽然大大高于2010年审计出来的10.7万亿,但总体风险仍然可控。
地方政府债务真正的问题在于不恰当的融资方式所造成的资金来源和投资项目性质之间的错配,以及随之而来的收益率倒挂。根据审计署的数据,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中有72%投向市政、交通、环保、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具有公益性,虽然社会效益可观,但其微观回报率却并不高。这些投资项目本该由中央财政资金负担,但最终却被推给了财政收入本就不足的地方政府。为此,地方政府只好通过设立企业(融资平台公司)的形式从金融市场来为期获取融资。这样,形成了民间资金修基建项目的格局。前者看重的是微观回报率,而后者着眼社会效益。资金来源和投资项目在性质上的错配导致了微观层面收益率的倒挂──项目投资回报率甚至覆盖不了资金所需回报。这让地方政府债务显得不可持续。
所以地方政府债务真正的问题所在,不是政府不应借债来做投资项目,也不是政府做的这些投资项目不好,而是政府目前所采用的融资方式不恰当。如果用中央财政发国债的方式来为基建融资,那么一来融资成本会大为下降(国债利率要大大低于地方政府债的利率),二来资金和项目在性质上的错配也可消除──政府的收入来自整个社会,基建项目的社会效应也包含在内。这样,站在政府层面算大账,基建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将足以覆盖资金成本,收益率倒挂将不复存在,债务可持续性就更加不会有问题。
不过,决策者的思路似乎还没有转过来,应对地方债的主要思路还是堵──用各种方式限制地方政府发债。但基建投资在短期稳增长、长期增强经济增长潜力方面的功劳不能抹杀,基建投资合理的融资需求也需要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仅仅采取堵的办法,要么将迫使地方政府采用成本或风险更高的方式来寻求融资,要么会导致基建投资因为资金来源枯竭而滑坡,进而引发经济增长“硬着陆”。无论哪种后果,都会比目前更差,在经济层面产生更大不确定性。
变数之四:美国QE退出
2014年全球经济预计会在美国的引领下温和走强,表现出比去年更稳定的局面。在这个大环境中,美联储QE3的退出过程将是全球经济最大变数所在。
在2013年12月17日召开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决定在2014年1月缩减10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从而开启了QE3的退出进程。市场普遍相信,联储会在之后的每次议息会议上都削减100亿的购债规模。这样算起来,大概在今年年内QE3就会完全结束。在去年,QE3的退出预期就曾大幅搅动全球金融市场。今年QE3的实际退出过程也应该会伴随不小变数。
QE3退出会在两方面带来不确定性。其一是美国经济的增长动能。从去年至今,美国经济表现出了持续复苏的态势。目前市场主流预期2014年美国GDP增速会加快到2.6%,比2013年整整高出一个百分点。在美国的此轮复苏之中,房地产和居民消费是两大引擎。但这两大引擎又都与QE3直接相关。这二者的复苏力量中有多少属于其内生的动能,又有多少要归功于QE3的外在推动,就连联储自己也无法精确判断。如果复苏势头大部分建立在QE3之上,那么QE3退出自然会釜底抽薪地让美国经济冷却。
我们不应忘记,在2011年初QE2尚在进行之时,美国也曾表现出明显的复苏态势。但随着QE2在当年6月结束,美国经济急转直下,预期之中的“复苏之夏”最终变成了“二次探底”。QE3是否会重蹈QE2的覆辙,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但如果美国这个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在QE3退出的过程中熄火,那么中国经济的前景就会暗淡不少。
QE3退出带来的第二点不确定性在于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扰动。去年二季度,QE3退出预期的急剧升温导致了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回撤美国。中国去年6月的钱荒就是被其所触发。而如印度、印尼这样有大量外部赤字的国家则在资本流出中碰到了危机,货币和股市暴跌。相比半年前,现在市场对QE3退出的准备已经更加充分,从去年年末至今,国际金融市场并未像去年年中那样发生急剧变化。但是随着QE3的逐步结束,市场对美联储收缩资产负债表和加息的预期应该会快速上升,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动荡。在这个过程中,联储那怕轻微的暗示都有可能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进而冲击中国金融市场。
其他变数
以上列出了2014年中国经济存在的四大变数。当然,今年的不确定性不仅局限于此。其他一些变数可能不确定性没有前述四个那么高,又或者影响没有那么大,但同样值得关注。
其一,政府稳增长政策。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国内稳增长政策的收放是短期经济增长波动的主导因素。去年三季度经济增速的小幅回升就是建立在稳增长政策的又一次发力之上。过去半年,政府已经多次重申了稳增长的重要性。李克强总理也提出了“下限论”,并公开提出7.2%的GDP增速是就业市场保持稳定的必要条件。这让各方相信,政府心中是有增长底线的,而这个底线就是7.5%的GDP增速。当增速下滑到这个底线附近时,稳增长政策就会加码来托底经济增长。不过,政府会视经济增长的状况,相机决定稳增长政策的收放。这意味着相关政策推出和回撤的时点都存在不确定性。
其二,房地产调控。新一届领导似乎有意识地降低了地产调控的声调。在中央层面的会议和文件中,地产调控的笔墨明显少于过去。但这并不意味着地产调控和房价上涨之间的拉锯战已经结束。房价一旦呈现加速上涨的态势,地产调控必然会再次收紧。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全国房价的月环比涨幅已经逐步收窄(尽管涨幅仍然是正的)。因此,未来几个月地产调控加码的可能性不大,甚至还存在调控政策小幅弱化的可能。不过,一旦房价上涨再次出现明显加速的迹象,地产调控的压力又会重新加大。
其三,财政政策。在2013年“积极财政”的基调之下,财政政策的实际运行结果却是一点也不积极。2013年全年财政收入增速已下滑到10%附近,创下了次贷危机之后的最低值。但同时财政存款却有超过20%的增长,为过去两年多来的最高(在上次财政存款录得如此高增速时,财政收入增长还处在40%的高位)。这反过来说明了2013年财政支出的紧缩。这不仅与“逆周期行事”的现代财政政策理念相差甚远,甚至连李克强总理最近一直所要求的“盘活存量”也算不上(因为财政存量正在快速增加)。在2014年,财政政策是继续维持这种紧缩的态势,还是走向事实上的“积极”,是一个不小的变数。
其四,新兴市场。曾经是全球投资者追捧对象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在褪去光环。中国经济减速降低了全球对大宗商品的需求,让资源输出型的新兴市场国家增长难以为继。此外,不少新兴市场经济体拥有大额外部和财政赤字,让其在全球经济的波动中显得愈加脆弱──去年QE退出预期所引发的资本流出就曾让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遭受重创。今年,美联储QE3正在逐步退出,再加上一些重要新兴市场经济体还面临大选,有政治方面的变数,这都让新兴市场成为了今年全球经济中又一个重要变数。
结语
次贷危机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危机令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大受打击,也迫使全球各国政府出台大规模政策来稳定局面,从而越来越深地介入了经济活动之中。这样,经济增长与宏观政策之间形成了耦合──经济增长决定宏观政策,宏观政策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危机之前建立在经济内生动力之上的大趋势,为后危机时代宏观政策相机决策所带来的高频小波动所取代。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相比危机之前明显下降。
在这样的格局中,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才是绝对的。建立在宏观政策之上的经济局面会反过来改变宏观政策本身(比如,稳增长政策在推动经济向好的同时,也会降低稳增长政策存在的必要性)。换言之,经济趋势会内生出改变趋势的力量。因此,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没有大趋势,只有小波动。而且波动的频率还有逐步加快的迹象。
面对这样的局面,投资者不宜将短期趋势做线性外延。不要因为经济增长短期下行就过于悲观,因为经济下行也意味着稳增长政策出台的几率在增大。同样,也不要因为经济增长短期上扬就太过乐观──建立在政策之上的上行趋势注定是短暂的。在这样的市场中,未雨绸缪,预先把握可能会出现的变数并做好准备,比跟随短期趋势更为重要。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ift.tt/1liLUqC
中国的钱为何越来越贵?
【看中国2014年01月28日讯】自去年6月份以来中国经济屡次被“钱荒”侵袭,而一直以来的“不差钱”状态并没有出现本质性的逆转。
例如,去年“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13年广义货币供给(M2)的增速目标定在13%以内,而实际情况能控制在14%以内就算不错了,同时在债市打黑、理财规范、治理非标等一连串的严政之下,去年社会融资总量恐怕还是有17万亿之多,是2002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
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钱”却变得越来越贵,摆两个数据:
第一个数据,现在1个月、3个月和1年的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7%、5.9%和6%,而就在去年6月初,这三个利率仅分别为4%、4.3%和4.8%,半年的时间利率提高了1至1.5个百分点;第二个数据,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披露,2013年末银行贷款不良率为1.05%,表明银行的不良率在时隔两年后再次回升至1%以上。这两个数据说明,在“不差钱”的环境下,资金成本在快速上升,而同时银行的不良率也呈抬头之势,也就是说对于做“钱”生意的金融机构而言,如今生意真的不好做了。
就在金融全局的微变之中,实际上在金融局部已经发生了“纸包不住火”的问题。
按照温州银监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10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额311.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31%,较年初提升了0.57%;关注类贷款338.9亿元,比例为4.7%,较年初提升了1.05%;另外今年前10个月,该市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96.7亿元。温州银监分局认为不良率的反弹主因是投入不足所致。截至去年10月底,温州贷款余额7215亿元,较年初新增不到200亿元,而不良贷款余额则较年初新增50亿元。由此,不良率的上升主要是由于贷款增长慢所致(分母的增速不及分子增速)。
而如果将上述数据简单处理一下,截至去年10月底,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合计占比9%,较年初提高了1.63个百分点;而如果把去年处置的不良考虑进来,实际上温州有问题的贷款比重高达11.73%;如果再进一步把温州银行业通过上划方式转移的不良(即银行将温州地区的坏账上挂到上级部门,乃至总行),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温州应该已经面临了地区性的系统性风险。
而如果用“最坏打算”逻辑来推演,目前中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约72万亿元,按照温州问题贷款的12%比重测算,潜在的问题贷款为8.6万亿元;而如果按照社会融资总量口径计算,目前非金融部门、居民和地方政府的总债务约有107万亿左右,如果同样按照12%的比重来测算,潜在问题债务规模则接近13万亿。虽然目前银行有1.52万亿贷款损失准备金可以缓冲,但还是有11万亿的资金缺口,而且这一缺口已超出了目前商业银行总资本净额。
由此可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金融行业已经由前期享受资金盛宴快感,变为今日“钱贵,生意难做”的苦境,正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
当然,上述的推演,只是说书人“以管窥豹”的演绎,中国金融还远没有到“最坏打算”的境地,但中国还有一个成语就是“一叶知秋”。因为,以温州为例的局部问题,已经显露出这些年中国持续“不差钱”的水面下,那座巨大冰山的一角。记得说书人于3个月前在《中国钱事1:‘不差钱’的中国》(《上海经济评论专栏》2013年10月29日)中曾留下的问题:“如今,由于没有能够吸纳超额货币的新领域,继续‘不差钱’的操作,就会让钱由‘蜜’变为了‘水’,怎么办?”
现在笔者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就是:“凉拌”。君不见新总理履新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给出了“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调控菜单,而且他还以“不出台刺激措施”的表态明确告诉市场,今后也没有资金的“满汉全席”吃了,因此,对于已经习惯“蜜水”的市场,今后恐怕只有吃装在“上下限”盘子里凉菜的份了。
无独有偶的是,作为任职时间最长的两位美联储主席之一的威廉•马丁(另一位是格林斯潘,两人均任职美联储主席17年之久),曾有一句著名的警示——“在宴会刚开始时撤掉大酒杯”。但是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凉拌”更像是对“海天盛宴”过后狼藉的善后。因为,仅以目前存贷款数据来计算,商业银行每年需要给储户支付约近3.6万亿的利息,如果再加上银行自身还需要向股东交成绩单(银监会公布2013年商业银行实现1.38万亿的利润),那么银行仅仅从贷款方面就需要收取近5万亿的利息,而目前中国一年的GDP总量也就在50万亿左右,言外之意,对于微观经济主体而言,有十分之一的产出将用于应付存量融资的成本。因此,一旦“不差钱”的环境发生大逆转,仅利息支出就够各行业喝一壶的,所以才有了“盘活”和“用好”的折中思路,即“有菜吃,但也吃不饱”,说书人视之谓“凉拌”。
但在“凉拌”的局面下,可想而知的是,那些已经在“盛宴”中打着饱嗝的主儿,一旦有机会,恐怕会是连菜带盘子一并打包了,君不见刚刚恢复的IPO,在一夜之间就变了节奏。
“中国钱事系列”说到这儿,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中国的“不差钱”,历来有之,原来是为市场化的需要,包括工农产成品和各生产要素进入到以供求为主导的市场中,需要一部分额外的资金进行填补,后来演变为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需要一部分额外资金来对接外部经济体的介入,不管怎样,在这两个阶段中,“做钱生意”的虚拟部门并没有完全和实体经济脱离,所以在“不差钱”的环境下,你挣你的,我挣我的,大家各自处得还算和谐。
而如今“钱”似乎变了味道,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有一样没有变,就是挣快钱的、挣独一份的越来越多,未来会怎样,说书人不知道,但已经感到了从纸里透出火苗的温度。又是一个“怎么办?”恐怕还是要追踪溯源,看一看钱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这里比照马克思的一句经典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说书人补一个下联“信用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就是信用”。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ift.tt/1mQyRIh
2013年对马年的警示:A股或难独善其身
【看中国2014年01月28日讯】流动性:银行总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收回借出资金。就在蛇年即将完结之前,全球市场突然迎来了一场新的沽售潮,市场一夜之内动荡不已。阿根廷比索一日内暴跌12%,为十多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这是2014年的首只黑天鹅。
这次的事件令我们联想到2013年4月金价暴跌、5月底日元飙升、日经指数大泻,以及六月份中国的流动性事件和股市暴跌。这些都是2013 年的黑天鹅。随着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宏观流动性持续减少,2014年将暴露出更大的系统性风险(详情请参阅我们在2013年12月5日发表的《2014年展望:黑马与黑天鹅》)。
比索的波动对环球汇率的影响相对较低,因为其规模太小,难以成为利差交易的融资货币。此外,这次沽售潮的主因,包括阿根廷的外汇储备下跌及其汇率制度的转变,主要是来自阿根廷本身,但比索暴跌的影响仍不能忽视。由于比索的交易规模有限,其交易产生的波动性将会延伸至其他的资产类别。
上周五海外市场交易时段期间,VIX波动率指数已飙升32%,全球股市更出现大跌。自1993年以来,VIX指数在一日内飙升30%以上的情况只曾出现七次,包括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如此的VIX指数显著波动实属罕见,或预示市场前景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中国即将有30亿元的信托基金徘徊在违约的边缘。对于信托基金应否向投资者悉付本金,市场意见对此有较大的分歧。中国的信用违约互换及债券收益率因此开始大幅飙升,而上证指数则走弱 (焦点图表1-2)。
据报道,信托基金持有的其中一个煤矿已获准重新运营。虽然现金流严重不足,但这个信托基金应有逾人民币100亿元的净资产来抵销人民币30亿元的负债。这次事件令人更加关注中国潜在的信贷问题,而2014年是信托到期的高峰年。随着增长放缓和国内外宏观流动性逐步收紧,我们将继续规避对利率较敏感的板块,以及对于经济周期有严重依赖性的板块。在流动性危机出现时,过高的杠杆往往就是压力点所在。
市场价格动能:市场可以持续不理性,直到投资者破产之后。2013年,主板震荡走弱,但创业板却逆市走高,深圳指数亦然。而创业板目前的市净率及市盈率分别高达6.6倍及66倍。随着IPO重启将面临更多供应,其强势令人大惑不解。市场人士认为,在经济增长放缓及资金紧绌的环境下,创业板企业的前景较为理想,令创业板表现出色。然而,这些因素却未能解释为何创业板的偏高估值能长时间持续。
假如基本面因素未能解释创业板的情况,我们则须考虑市场行为因素。中国基金经理常面临业绩排名的压力,一些基金更进行每周排名。基于中国创业板的强势难以忽略,越来越多的基金只好跟随其他基金继续投资,以免落后于人。而为了对冲买入高估值指数的下行风险,基金经理同时沽出了主板期指。
这种交易策略或能解释主板及创业板2013年的重大表现分歧 – 与海外市场投资者买入股票+沽出债券及买入美国/日本股票+沽出日元的策略相似。这些对冲策略在2013年一直表现甚佳。当然,当所有人均采取同一策略时,情况最终也将会逆转,令投资者蒙受惨重的损失。但就目前来看,创业板已大幅升穿2010年12月的首个高位及2013年10月的近期高位,可见市场价格功能趋势对创业板情有独钟,虽然在短期内创业板在市场动荡里或将面临一些挑战。
市场情绪:想人所想,方为成功投资之道。继2月8日呈现明确的避险信号后(2013年的最高点),我们的市场情绪指标于6月25日在深度的流动性危机中显示出强劲的追逐风险信号(2013年的最低点)。
我们的市场情绪指标量度市场参与者的对市场前景的预期,是一个逆向投资指标。自我们于2010年开始覆盖中国策略研究以来,我们的市场情绪指标指示出了多个市场拐点,帮助了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里寻求方向。当下市场情绪略为负面,而资金情况亦因央行干预有所改善。然而,经济增长仍令人失望,随着美联储将于周三召开会议,全球股市仍将动荡不已。
如是,A股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毕竟,在市场危机之中,唯一上升的指标就只有市场之间的相关度。我们不会着眼于任何短暂的技术性反弹,以守候更佳的买入良机。2014年将是美联储退市及中国经济放缓的一年,也是股市里充满了黑马和黑天鹅的一年。祝愿各位投资者马年一帆风顺,万事如意。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ift.tt/1mQy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