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1, 2013

德媒:骆家辉的言行无声且有力地鞭打中共官员

【看中国2013年11月22日讯】11月20日,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GaryLocke)发表声明,表示将于明年初正式辞职,回到美国西雅图与家人团聚。他在声明中表示,11月初已告知美国总统奥巴马辞职的决定,他也表示在事关美国利益之际,能够处理对华关系这一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一直都是巨大而有意义的挑战。


骆家辉是美国华裔民主党政治家,为美国华裔移民第三代。1997年至2005年间骆家辉担任美国华盛顿州第21任州长,是首位当选为美国州长的华裔美国人,曾任第36任联邦商务部长;2011年6月23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表决,批准骆家辉出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也成为第一位美籍华裔大使。


骆家辉在任内,接连处理多起重大事件;2011年2月6日,原重庆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王立军逃到美国驻成都领馆;2013年8月,骆家辉在接受中国媒体《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曾经提及处理王立军事件的经过。他表示:“北京的大使馆、成都的领事馆,以及华盛顿的国务院,我们以高超的技巧、细心和外交准则解决了这些棘手问题”;2012年4月26日,山东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进入美国驻北京大使馆避难,2012年5月2日,骆家辉陪同陈光诚走出使馆就医,其后中美双方经过谈判,陈光诚与家人抵达美国。财新网今日报导称:“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骆家辉应该可以得到高分。”


中国公众对这位驻华大使的辞职随即展开了热议,在新浪微博,骆家辉占到了名人搜索第二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金灿荣疑骆家辉是为了美国2016年的总统选举;一些网友也戏谑北京的雾霾逼走了骆家辉,对此骆家辉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否定该原因,表示是为了孩子回美国读中学。


资深媒体人丁来峰发表反讽微博:“中国网友揭发了骆家辉三大'罪状',一是擅自在美使馆检测我国家气质量,使原本幸福骄傲的中国人遭到了PM2.5的困扰;第二擅自在中国作秀,像个屌丝一样自己背包坐经济舱,影响了我国官员的光辉形象;三是擅自宣扬西方普世价值观,损害了中国青少年心智的健康成长。”


“骆家辉的行为语言,都是对中国官员无声且有力的鞭打。”


2011年8月,骆家辉带家人到达北京履新,他与家人乘坐的是经济舱,自背双肩包、提手袋,没有豪华坐驾迎接,轻车简从的他获得中国网友赞誉的同时,其后被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北京日报》等发文质疑“新殖民主义”,要求其“好好做大使”及“公示财产”,事后被中国网友查证骆家辉早已依据美国法律规定公示财产;2011年9月,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芮成钢在达沃斯论坛上质问骆家辉:“坐经济舱是不是因为美国欠中国钱?”官媒一连串质疑,反为骆家辉树起“另类美国官员”形象;2012年4月,骆家辉参加海南博鳌论坛时拒绝入住会议指定的五星级酒店,因为该酒店价格超出了美国政府所允许的差旅费用3倍。


香港商报副总编周刚在他的《别了骆家辉》文章中写道:“中国的平民突然明白:原来美国官员是骆家辉这样的,原来中国官员那样做是不对的;中国的官僚们也突然感觉:原来当官要像骆家辉那样奉公、廉洁和克己,原来当官不可以有特权,原来当官真的就要当人民的公仆。骆家辉的行为语言,都是对中国官员无声且有力的鞭打。”


“骆家辉表现了他对普世价值、基本人权的坚持”


旅美民主人士、作家胡平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对骆家辉在中国的表现打出高分,特别是对骆家辉在陈光诚事件、及与中国人权律师、行动者的互动,及对新疆、西藏等地区的探访表示赞赏:“包括陈光诚事件上的处理,他也会见国内的一些维权人士、还有他对西藏问题的关注,毫无疑问的表现了他对普世价值、基本人权问题的信念”。2013年4月骆家辉走访新疆之后,2013年6月,骆家辉成为过去几年中首位获准前往西藏的美国驻华大使。值得关注的是,在骆家辉的辞职声明中,特别强调:“我们也通过会见宗教领袖和一些人权律师广泛传播了美国价值观,探访了在西藏和新疆的少数民族。”


胡平也表示作为对中美关系非常重要的驻华大使角色,目前尚不知奥巴马对骆家辉的辞职、及骆家辉任内表现有何评价。奥巴马上任后的对华政策曾受到共和党的批评,指其“对中国人权漠视”,未知骆家辉在人权上的坚持是否“破坏”了奥巴马一直小心翼翼维护的“中美平衡”?胡平认为骆家辉的接任者将会体现奥巴马政府对华态度:“如果奥巴马政府很赞赏骆家辉的表现,他们应该会派一个类似的大使到中国;如果奥巴马对骆家辉不太满意,认为这样做不利于他们和中共搞好关系,就可能再派一个不怎么样的大使来。不仅对美国,对整个西方来说,和中国打交道越来越重,因此需要一个很有力的、真正能懂中国的大使。”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w8QgqURAnsU/521013.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