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8, 2014

外媒:人民币走低或触发中国金融危机

人民币在今年年初以来急剧下跌之后,警告北京不要重回操纵人民币的老路。有分析认为,人民币贬值是中国 经济下滑的结果。还有分析说,目前人民币已经估值过高,损害了企业盈利和提高了企业债务。但是人民币走低将会触发中国的金融危机。


人民币下跌2.5% 美国担忧压低


》4月8日报导说,一名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在本周IMF,世界银行和G20会议在华盛顿召开之前说道,“如果最近的人民币疲软预示着中共政策改变,放弃允市场决定汇率,这将引发严重担忧。”


人民币自从2月份以来已经下跌2.5%,对于多年来缓慢而稳定上升的中国货币来说是一个急剧的转变。


美国的言论凸显了华盛顿担忧中共面对放缓的经济,将倾向于通过压低货币来刺激出口。这样的行动可能导致中国减少全球需求,而此刻世界上几个地区比如欧洲都处于疲软。这反过来可能阻碍美国增长。


《华尔街日报》4月8日报导说,一个疲软的人民币使得中国出口跟美国产品相比更加有竞争力,这是美国制造商和华盛顿政客的一个重要担忧。通过全球协议,IMF禁止各国使用它们的货币获取竞争优势。


在中国,央行官员私下里说,作为收紧对人民币控制的努力的一部份,央行设计了最近的人民币下滑。通过引导人民币贬值,北京在阻挠短线投机者并引入更大的双向波动。但是对于中共的意图的怀疑 持续存在。


美国财政部去年十月份在对的报告中,批评中共干预货币市场并认为,人民币将需要“实质性”上升以达到市场利率。杰克卢上个月告诉中共汪洋,美国相信在人民币达到市场汇率之前,北京有更多的路要走。


人民币贬值是经济下滑的结果


但也有分析认为,人民币俯冲而下是因为市场压力。一系列广泛的经济指标—从贸易到消费支出到工业产出—都显示放缓的中国经济,它减少了对人民币的需求。在4月16日,中共计划报告它的第一季度GDP数字,外界广泛预计它将从去年第四季度的7.7%放缓到大约7%。


《金融时报》4月8日报导说,郎伯德街研究所估计,人民币已经高于公平价值的15-25%。估值过高已经损害了企业盈利,过去两年企业盈利平平。在这个期间,企业债务相对GDP的比例已经飙升15个百分点。而企业存款几乎没有改变。这暗示银行借贷给企业的钱被用来支付旧贷款的利息而不是用于新的生产活动。


在扩大交易区间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干预削弱人民币。它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改变根深蒂固的人民币将持续升值的市场观念,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需要更低的汇率。如果人民币缺乏进一步的贬值,企业将很难在不削减投资,削减员工和薪资的情况下维持资产负债表的平衡。


人民币走低或触发金融危机


《金融时报》报导说,担忧中国金融危机的投资者希望知道它将在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生。他们往往关注快速积累的债务—其中大多数存在于影子银行,以及房市的过度投资。但是走低的中国货币可能被证明是一个触发器,就像美国次级房贷触发了全球金融危机那样。


自从2010年以来,实际的和预期的人民币升值催生了一个套利游戏,如果人民币下跌10-15%,它将造成重大损失。


这一切开始于2010年六月份,北京扩大它的初出茅庐的贸易结算方案,以便中国的合格企业可以用人民币而非美元来支付进出口货物。在2010年中,北京也允许人民币开始再次升值。中国投资者看到利用人民币升值和利率差的完美机会。


作为计划的一部份,中国企业使用信用证在境外取得外国货币贷款。这常常涉及进口金属比如铜和镍,因此它不是欺诈。在规避资本控制当中硬商品扮演了货币的角色。


进口货物被出售,所得被投资到银行账户或中国理财产品。如果这些资金被放入存款,回报基本取决于由于利率差带来的持续的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可以在以3%利率借钱,而大陆 的银行存款利率大约是3-4.8%。


估算这种套利规模的一个方式是查看香港银行对于大陆银行和非银行机构的债权。这个数额从2010年到2013年末翻了三倍,达到2.5万亿元(4150亿美元)。


违约危险 中国的“贝尔斯登时刻”在前方不远


《金融时报》报导说,在外汇债务需要偿还的时候,下跌的人民币可能导致挤兑,推动资产价格下降。每次当局推出监管条例遏制套利,或最近当央行压低人民币,市场流动性都承受压力。


中国金融纸牌屋的另外一个方面是,许多在国外筹集的资金已经通过理财产品流入中国企业贷款,其中一些将变成坏账。大量的这类产品将在未来 几个月到期,考验金融系统 ,特别是如果北京不干预阻止违约发生的话。


非常类似于美国的次贷,中国金融问题 的规模围绕着不确定的阴云。中国的“贝尔斯登时刻”可能就在前方不远。


Email订阅禁闻 来源: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jZPHq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