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 大陆 证卷行业“老鼠仓”风暴席卷资管行业,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券商资管纷纷被曝“硕鼠”横行。据悉,2013年以来,中共证监会受理涉嫌“老鼠仓”案件线索38件,案件涉及基金管理公司10余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最高涉案金额高达10亿余元。
大陆资管行业“老鼠仓”蔓延
5月9日,中共证监会再通报3起涉嫌“老鼠仓”案件。其中,光大保德信红利基金经理钱某涉及买入金额1.03亿元,获利160余万元;嘉实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经理欧某某涉及交易金额1.06亿元;账面获利260万元。平安资管张某某涉及交易金额达4.87亿元,获利1,500余万元。
日前,原海富通基金经理黄某某、原上投摩根基金经理欧某某和原华宝兴业基金经理牟某某,均因涉嫌老鼠仓被立案调查。另外,华夏基金也有两名基金经理被调查,其中一名为女性基金经理罗某某。一批老鼠仓案件相继浮出水面。
据报,2013年以来,证监会共接获利用未公开信 息交易股票线索38件,案件涉及基金管理公司10余家,涉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涉案人员的范围也从以往的基金经理本人,扩展到上游的研究人员、(后台)交易人员、下游的托管银行工作人员等,呈现链条化。
大陆基金行业已经公布的15起老鼠仓案件中,有13起非法获利,最高金额为1,883万元。
此外,北京商报5月8日引述券商人士消息称,除公募资金、保险公司外,券商资管也未能独善其身,只是目前券商这边还没有明确的消息传出,暂时还没查出什么问题 。
至此,公募基金、保险公司以及券商三大资管机构均已卷入此轮“老鼠仓”风暴中。
“老鼠仓”是利益驱使更是体制悲剧
分析人士认为,“老鼠仓”案件屡禁不止,一方面是因为对于掌握一定信息和资金资源的基金经理来说,通过老鼠仓获利的胜算很高,故此为了利益铤而走险;更为重要的是基金公司、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及监管机构存在管理疏漏所导致。
《证券时报》5月10日评论文章 称,“老鼠仓”案件频发,基金公司很难彻底置身事外。无论从公司管理制度、基金从业人员的风险控制和风险教育、以及维护基金投资人的基本利益的责任等方面,基金公司都有失职。一旦基金经理出事,基金公司的第一反应就是令其辞职,仿佛一旦辞职,基金公司就与其彻底摆脱关系。
此外,行业监管与司法责任追究脱节,落入“雷声大、雨点小”的怪圈;同时对投资者民事赔偿的司法解释滞后,导致基民甚至股民的利益受损后索赔和维权 举步维艰。
今年3月,深圳中级法院对涉案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史上最大老鼠仓”马乐一案,做出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的判决可见一斑。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因“老鼠仓”蒙受损失的基民索赔,尚无成功维权的案例。
相关人士呼吁,随着越来越多“老鼠仓”的曝光,涉及的基金产品越来越广,基民损失该如何界定?谁来补偿?应当尽快设立“老鼠仓”民事赔偿诉讼机制,为权益受损的投资者挽回损失。
本文标签:中共, 大纪元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jOM8Dc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