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31, 2014

金融时报:中国坏账银行回到聚光灯下


价值30亿元“诚至金开1号”信托产品违约前 获神秘买家救助



今年早先,中国 快速扩张的影子银行可能发生首次违约的前景向金融市场发出冲击波。随着价值30亿元的“诚至金开1号”信托产品处于违约边缘的消息传播,投资者突然开始质疑中国整个金融系统 的稳定性。



但是就在违约发生前几天,一个神秘的买家救助了这个产品,允许投资者拿回所有的本金和拖欠的大部份利息。


》了解到,这个隐秘的救星实际上是华融资本管理公司————九十年代设立的四大坏账银行之一。它们被用来处理银行系统当中巨大的不良贷款。


中国迎来新一轮坏账 坏账银行业务增加


《金融时报》8月31日报导说,过去五年多是历史 上最大的信贷热潮之一,中国银行正拥抱新一轮坏账。一些分析家和经济学家相信,它可能媲美90年代末的坏账数量。


诸如华融这样的公司预计将再次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


“随着经济放缓,市场预期不良资产将进一步上升。”标普分析师哈利?胡说,“我们预计(华融和其他三大坏账银行的)业务数量将增加。”


信托产品濒临违约


《金融时报》报导说,随着数百宗高利息信托贷款陷入麻烦和中国国有银行挣扎着避免彻底违约,紧张的迹象已经浮现。


迄今有大约60宗信托产品被救助的案例被报导,但是美林银行分析师说,每一个报导出来的案例背后可能有很多未报导的案例存在。


诚至金开提供年利率10%,通过中国工商银行出售给投资者。


虽然中国工商银行从技术上来说不为违约的损失负责任,但是它受到和从它的分行购买产品的投资者的巨大压力。


华融欲上市 对救助行动保密


《金融时报》报导说,为了对诚至金开1号产品进行救助,中国工商银行对华融作出30亿元贷款,华融然后以95%的价格购回贷款。


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拿回几乎所有的欠款并恢复对中国影子银行的信心,尽管这是以持续的道德风险为代价的。


知情人说,华融可能将于明年上半年在上市的计划可能是它如此热切的对救助诚至金开1号保密的原因。


华融卷入这样一个明显的性救助损害了它试图在投资者面前树立的形象,即从一个国家机构转变为纯粹基于市场原则运作的商业实体。


周四,华融宣布它已经以2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21%的股份给八个投资者,包括高盛,华平投资集团和主权财富基金国库控股。


华融即将到来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和它参与 救助中国首例重大影子银行违约将中国坏账银行的角色推到聚光灯下。


九十年代末中国银行系统已经破产


《金融时报》报导说,在90年代末,在政府指令性借贷热潮之后,中国银行领域从技术上来说已经破产,坏账占据银行投资组合的40%。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北京建立了华融和三个其他“资产管理公司”—东方,长城和信达—将1.4万亿元的不良贷款从银行账簿上剥离。


政府然后注入数千亿元新的资本到银行当中,出售股份给外国投资者,最终将它们全部在香港上市,尽管北京仍然维持多数股权并实际控制银行。


在几大国有银行被救助之前,全国的银行经理通常根据当地共产官员的命令发放贷款,而不考虑借款人偿还的能力。在这些银行上市之后,它们变得更加商业化并且对借给谁更加挑剔。


但是随着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当中面临增长的崩溃 ,政府下令银行胡乱放贷以支撑增长。


刺激增长速度的努力成功了,但是它也导致历史上最大和最快速的信贷扩张,很多的钱被借给那些不确定偿还能力的对象。


各大银行坏账飙升 银行股价低于面值


《金融时报》报导说,在中国几大银行提交给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半年财报当中,它们都报告坏账飙升。


在中国银行,今年上半年核销和出售不良贷款总共达94亿元,比2013年全年的91亿元还高。


中国的银行官方不良贷款比率处于2011年三月份以来最高水平,但是仍然很低,平均为所有贷款的1.08%。中国农业银行号称拥有4.5亿零售客户,是几大银行当中受打击最严重的,但是它的官方不良贷款比率仅仅为1.24%。


银行高管和分析师说,银行使用各种方法来低估它们不良贷款的真实水平,包括从账簿当中移除最有风险的贷款,然后重组为诸如诚至金开1号这样的表外信托产品。


中国所有的大型上市银行的交易价格都低于账面价值,暗示投资者相信,它们账簿上的数额实际上不抵它们的面值。


随着更多贷款变坏,华融和其他坏账银行将处于又一轮中国银行清理的前线。它们已经通过出售债券和股票筹集现金,并从一系列国有银行那里接管大量贷款。


即将来临的尤其是信托领域的违约潮,将提供机会给那些从处理坏账当中盈利的公司。它们在过去十年已经成为专家。


但是它也将把这些公司曝露在诚至金开1号救助所涉及的政治命令和压力下。


责任编辑:林诗远




本文标签:, , , , , , ,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tms5C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