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9, 2015

“隆平高科”超级稻在安徽大面积绝收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15年3月以来,受灾农民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以下简称隆平高科)在去年水稻绝收补偿问题 上仍没有达成一致。2014年10月,安徽蚌埠、安庆、合肥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


据《南方周末》报导,袁隆平公司的杂交水稻种“Y两优900”经专家组验收,平均亩产1,026.7公斤,创造了最新的水稻亩产世界记录。2014年10月10日。当时84岁的袁隆平站在省红星村超级稻基地的稻田里宣布:“这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遥遥领先世界。”


但同样的稻种在安徽蚌埠、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受灾农民质疑种子生产企业隆平高科涉嫌虚假宣传、隐瞒品种缺陷。


受灾民委托,蚌埠五河县农委组织专家组鉴定表明,超级稻减产、绝收是因为得了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在农民口中,被称为“水稻的癌症”。


受灾农民这才关注起“产量”之外的另一要素“抗性”。


在“两优0293”外包装袋上明确标注“抗性:稻瘟病平均5.6级”,这在稻瘟病抗性分级标准中意味着,发病率不到25%。然而撕开包装袋,混杂在种子中的,还有一张白色纸片。在抗性5.6级之后,多了四个字:“最高9级”。这意味着,发病率超过50%,甚至达到100%。


因为内外包装不一致,受灾农民认为隆平高科涉嫌虚假宣传、刻意隐瞒品种缺陷,招致了重大损失。


这不是“两优0293”第一次因为抗性差给农民带来损失。


公开报导显示,2007年湖北种植的“两优0293”因不耐高温,结实率仅为30%;2008年安徽芜湖种植“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白枯叶病;2012年,江苏境内600亩“两优0293”感染稻瘟病。


此后半年内,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下属的种子管理总站多次向农业部上书,要求重新审定超级稻“两优0293”的种植区域,希望“不再包含我省”。这是一家省级农业监管单位在向超级稻明星品种下“逐客令”。


曾有专家公开撰文质疑超级稻:“倘若不抗稻瘟病,则不能算真正的超高产品种。”


参与 此次鉴定的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实验中心主任丁克坚也认为,抗性差是品种本身有问题,抗性原本应该是抵抗无常天气的一个预防措施,“否则一旦发生稻瘟病,前几年所谓的增产,立马被大面积减产填平。”


在大陆抗性不被重视,被强化的是产量,被忽视的除了抗性之外,还有米质。米质包括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等6项指标。


2004年,包括“两优0293”在内的超级稻二期品种实验成功,超级稻亩产突破800公斤大关。与此同时,中国稻谷总产量已经下滑至17,000万吨左右,直到2011年才重新回到20,000万吨,达到1997年的水平。以单产论,1995年水稻平均亩产402公斤,2013年为447.8公斤,年均增幅仅为0.6%。


超级稻公布的理论数字与实际收成之间巨大的差异,也是业界诟病超级稻的焦点。对此,广西农业科学 院副院长、中国作物学会水稻分会理事邓国富指出,超级稻的高产数字是由科研人员将优良的品种栽种到优良的田块中,运用优良的方法培育,使其在优良的生态中生长而来,即“良田、良种、良态、良法”配套,缺一不可。实际上,中国约有70%的中低产田,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占40%以上,加之农民无法拥有科研人员的技术水平,实际种植中根本种不出这样高的产量。


另外超级稻要想获得超高产量,还需要大量化肥助力。常年致力于超级稻研究的邓国富指出,化肥的实际利用率不超过50%,更多的是造成土壤


普渡大学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在考察了国外市场后发现,中国的超级稻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占优势,原因在于米质一般。


超级稻这一提法最早起源于日本,当时日本称之为“水稻超高产育种”。中国随后发展超级稻,有国际竞争的意味。然而,日本农林水产省研究员Hiroshi Nakano博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1981年日本发展超级稻是为了“feeding animals”(喂牲口),即开发有高产能力的“饲料稻”。因此才会“重量不重质”。2013年,日本超级稻的产量为11万吨,全部用于动物饲料。而中国在发展超级稻应对粮食安全时,并没有提及这一至关重要的差异。


来源: 责任编辑:刘毅



本文标签:, ,






via 中国禁闻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IN86AB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