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3, 2013

大漠中的“古墓丽影”(组图)

大漠中的“古墓丽影”

地球还是月球?


革命,不仅给埃及造成动荡,还留下另外一个“后遗症”。权力真空、执法无力,大漠成了盗墓寻宝者的游乐场。BBC记者马克布尔说,考古学家担心,这将给埃及、以及世界遗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吉萨大金字塔附近地区,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说,自从革命以来,地下不停地出现大洞。


我们自己也去看了看,眼前的场景,立刻证实了传闻。


距离大漠中的小径不远,刚刚经过一小片砂岩,远处,有宏伟的金字塔作陪衬。就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挖掘均衡、垂直宽大的竖井。


竖井的直径至少也有1.5米。看不到井底,我们扔进去一块石头,半天也听不到动静。


不远处还有一条地道。这条地道入口处是缓坡,我们可以进去看看。


大漠中的“古墓丽影”

BBC记者实地证实传闻


负责管理这片场地的考古学家奥萨马·阿尔-什米(Osama al-Shimi)博士说,“很明显,这是有人在挖洞找古宝。人们抱着梦想来挖洞,指望着挖出黄金,立刻就发财。”


但是,阿尔-什米博士说,阻拦这些人很危险,因为他们经常带着枪。

月球表面


大漠中的“古墓丽影”

法挖掘的现象在多处都存在


非法挖掘的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吉萨。


离开罗一小时的车程,在代赫舒尔(Dahshur),离法老斯奈夫鲁的“弯曲金字塔”不远,有些地方,地洞非常密集,地表面看上去好像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


附近一些萨卡拉(Saqqara)和阿布色(Abusir)考古遗址,还曾有武装分子攻击仓库。他们从仍在开发的遗址抢走的那些古董,还没有经过研究、注册。因此,谁也不知道丢失了多少宝物。


大漠中的“古墓丽影”

在卢克索,地道的起点通常在靠近古遗址的家庭庭院内、甚至室内。


我们在研究盗墓现象到底有多严重的过程中,还曾前往埃及南部、古称底比斯(Thebes)、曾经是埃及首都的名城卢克索(Luxor)。


该地区的“帝王谷”和许多其它壮观的神庙附近,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珍宝。


但是,过去两年间,出现许多起胆大妄为的盗墓案,警察无暇应对。警察给我们看了一段他们拍的录像:巨大的地道网。


为了避免被人发现,在卢克索,地道的起点通常在靠近古遗址的家庭庭院内、甚至室内。


卢克索旅游和文物警察局的负责人布里格·胡斯尼·侯赛因说,“非法掘墓早就有,不过,革命以后有所增加。盗墓者以为,没人管治安了。”


但是,他试图淡化问题,否认当地可能还有许多未被查明的地道。他还坚持说,迄今为止,所有被盗文物已经全盘追回。


黑市兴隆


不幸的是,他的话并非事实。要想证明,也很容易。


大漠中的“古墓丽影”

开罗出现了许多黑市交易人,他的开口价只有5000美元。


在埃及,自行掘墓、买卖古董都是非法的。由此,开罗出现了许多黑市交易人。


我在埃及当地的一位同事前去走访一位小有名气的古董商。同事说,他是代表一位英国埃及学专家来的。


古董商信了,搬出一箱子文物,说,这些文物都是中王国时代的,大约有三千年历史。古董看上去像是经常在古墓中发现的仆人塑像。


古董商说,我们可以拍照,但是不能拍他的脸。他还说,下次你们来的时候可以带考古学家来鉴定。这批文物,他的开口价只有5000美元。


当然了,盗墓古已有之,但是,开罗“美国大学”的埃及学教授肯特·维克斯(Kent Weeks)说,过去两年,这样的犯罪行为“急剧增加”。


他说,革命以来,中央政府管控考古遗址的能力下降,盗墓现象比以前严重了许多。

遗产破坏


维克斯教授认为,部分原因也是经济上的考虑。过去10来年,埃及人更加懂得古物的价值。革命以来,警察一直不能有效地执法。


大漠中的“古墓丽影”

埃及学专家维克斯教授说,盗墓现象之严重前所未有


埃及上下,法律与秩序的滑坡都显而易见,人们也不再像2011年革命以前那样害怕、尊敬警察了。


维克斯教授认为,盗墓可能会给埃及遗产、以至于世界遗产造成长期、严重的破坏。


他说,“谁知道呢,也许被盗走的文物有好几千。”


他还说,盗贼想赚钱,会保护文物,收藏家也会保护文物,所以,文物本身是安全的。但是,丢失了的,是文物的考古和历史“上下文”。他认为,这可能比文物本身更有价值。


“文物是在哪里出土的?哪一个坟墓?旁边儿还有什么东西?从古墓被盗的那一刻起,这类信息也就永远丢失了。”


住在吉萨金字塔附近的埃及人告诉我,新的地道仍在不停地出现,他们还曾看到卡车停靠在沙漠中地道的入口处。


埃及当局保证,有武装保安在把守考古遗址,确保无人盗墓。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证据。


原标题:记者来鸿:大漠中的“古墓丽影”







via 看中国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tK1jwN4VDf4/492387.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