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3年04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原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曾经在90年代创造“软实力”的理论。他4月29日再次在《外交政策》上发表有关“软实力”的文章 ,批评中共虽然花大价钱搞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和孔子学院以及扩大媒体宣传,但是并不能提高它的软实力。约瑟夫?奈也曾经在克林顿政府担任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
文章说,当《外交政策》在1990年首先发表约瑟夫?奈的论文“软实力”的时候,谁会料到有一天这个词会被北京和莫斯科使用呢?但是北京在2007年说,中国 需要增加它的软实力,普京最近也敦促俄国外交官更广泛的应用软实力。但是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似乎都没有了解如何达成他们的目标。
中共威慑邻国抵消软实力
《外交政策》文章说,软实力是影响其他人从而获得自己希望的结果的能力,这主要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达到—胁迫,付钱和吸引力。如果你可以在你的工具箱当中增加吸引别人的软实力,你就可以节约一些胡萝卜和大棒。对于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它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可能会威慑他的邻国,从而使他们结成制衡的联盟。一个包括软实力在内的聪明的策略是,让中国看起来少一些威慑,让制衡同盟减低效果。对于一个衰落中的大国比如俄国,残存的软实力帮助缓冲它的衰落。
软实力主要基于三个来源:它的文化,它的政治价值观,它的外交政策。但是把这三方面结合起来不总是那么容易的。
比如说,在马尼拉建立一个孔子学院教授中国文化,可能帮助制造软实力,但是如果是在中国刚刚占据黄岩岛欺负菲律宾的背景下,则不太可能达到这个效果。
中共花巨资在软实力回报有限
《外交政策》文章说,美国软实力的大部份是由公民社会制造的—从大学到好莱坞和流行文化的建立等一切—而不是由政府建立。有时候美国能够保存某种程度的软实力,是因为它的持批评态度的和不受审查的公民社会。在一个聪明的实力策略当中,硬和软彼此加强。
在他的新书“中国走向全球”当中,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沈大伟(David Shambaugh)揭示,中共是如何花费数十亿美元在提升软实力的魅力攻势上。中共在非洲 和拉丁美洲的援助项目,其风格强调高调姿态。但是对于它所有的努力,中共都只赢得有限的回报。民调显示,中国的影响力在美国,欧洲,还有印度,日本和韩国,主要都是负面的。
即使中国的软实力取得胜利,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它也迅速变得过时。就在国际运动员离开后不久,中共对人权活动人士的国内打压再次削弱了它的软实力收益。普京可能同样指望来自索契(Sochi)奥运会的软实力。但是如果他继续镇压异议人士,他也可能尝到教训。
“关注”依赖于信誉 政策上需要言行一致
《外交政策》评论说,北京和莫斯科都错误的认为政府是软实力的主要工具。在今天的世界,信息不是稀有资源,但是关注是,并且关注依赖于信誉。最好的宣传不是宣传。对于所有的想把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转变成CNN和BBC的竞争者的努力,中共需要明白,国际上没有多少观众喜欢硬生生的宣传。
就像《经济学人》指出的,“中共没有听取奈先生的观点,软实力基本上源自于个人,私营领域,和公民社会。所以政府努力促进它认为可能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古代文化图标。”但是软实力不是通过这种方式运作的。就像中国人民大学庞中英指出的,这凸显了中共领导人“思维的贫乏”。
发展软实力不必要是零和游戏。所有的国家都可以从彼此那里发现具有吸引力的东西。但是如果北京和莫斯科想要取得成功,它们将需要在他们的政策上言行一致,进行自我批评,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公民社会的人才。不幸的是,这不会很快发生。
Email订阅禁闻 | Google Reader RSS全文订阅禁闻
本文标签:BBC, 《外交政策》, 中共, 人权, 国防部长, 外交政策, 大纪元, 政府, 政治, 新华社, 日本, 普京, 欧洲, 经济学人, 美国, 联盟, 菲律宾, 韩国, 黄岩岛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http://www.bannedbook.org/bnews/cbnews/20130430/124950.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