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震动海内外的许志永、王功权一案在北京开庭审理。同一天,中共当局以取保候审方式释放与许志永关系密切的商人王功权,并大张旗鼓地发布王功权的所谓认罪书,有港媒认为,这显然想杀一儆百,吓阻商界大佬干政。
许志永被控〝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一案,22日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第23法庭开庭审理。
庭审结束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其官方微博留言称:中国 知名投资人王功权承认了对他〝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指控。
微博说〝王功权承认与许志永一起策划、煽动了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他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深刻反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王功权变更强制措施,予以取保候审。〞
许志永的代理 律师 张庆方对《明报》表示,王功权并未参加官方指控的〝扰乱秩序〞行为,证据上根本就不足定罪,官方选择 在许志永案审结的同一天宣布让王取保候审,意在分化他们。
张庆方表示,他清楚王功权作出的证词 ,并未歪曲事实,〝他还是一个很有良知的人〞。
而温云超(北风)在Twitter留言称,官方此举目的是既毁王功权名节,又离间异议群体和企业家群体。
王功权被当局视为刺头收监
王功权是大陆 著名的投资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就已下海经商,与当下大陆地产巨头潘石屹、冯伦是好友,在挖到第一桶金之后,又在股权投资领域搞得风生水起,成为中国金融界的大腕。
成功后的王功权积极介入社会运动,出资260万元大力资助维权 人士许志永组织的各种街头运动,王功权因此被视为挑战当局的刺头而被收监。
《东方日报》认为,在当局眼中,王功权开创了一个〝恶劣的先例〞,即先富阶层与街头运动家的〝合流〞,如果任其蔓延发展,先富阶层都会倒向类似许志永这样的维权人士一边,两者结合后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足以推翻中共的执政地位。
因此,当局认为必须给王功权以颜色,让其他商界大佬不要〝太傻太天真〞,肆意干政。
大陆商界并非都对政治冷感
事实上,大陆商界并非对政治冷感,随着财富的增长,中国商界大佬的社会影响力愈来愈大,一部分人还通过各种社会活动成为中国商界的标杆,这些人的政治诉求倾向普世价值,反对一党专政,对集权体制深恶痛绝。
以王石为例,他不仅打造了万科神话,而且通过各种社会活动成为中国商界的标杆,但由于他当年参与 六四 事件,被当局长期排斥在体制外。
薄熙来主政重庆时,曾多次捎话王石,希望他前往重庆投资,但王石对薄的做法从内心反对,薄熙来倒台后,王石曾公开说,如果薄熙来上台执政,他自己一定会移民。
评论认为,类似王功权、王石这类反体制的财富精英并不是少数,他们有社会地位、有庞大的经济资源,而且近年来多前往美国进修,国际视野开阔,在国内外均有庞大的支持者,开始与知识精英及社运专家形成互动之势,同时他们大多也是网路意见领袖,在政治倾向已导致朝野的分化。
商界大佬就参与政治爆争论
日前,中国商界大佬曾就〝如何参与政治〞爆发过激烈争论。以联想主席柳传志为代表的部分人认为,商人应该在商言商,远离政治。
与王功权关系密切的创业伙伴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也说,他不赞成商人去做商人以外的事情,不主张企业家扮演公知的角色。
但以万科主席王石代表的部分人则认为,商人面对强权时,应该发声,不能再跪着赚钱。
《东方日报》指出,这波争论引发当局高度紧张,尤其是王石、王功权这样具有社会名望的商界大佬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具有标杆作用。
报导说,中国成功商人过去被当局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职位吸纳,成为执政的基础,更多商人通过官商勾结、狼狈为奸与当局困绑在一起。
但是,一些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商人,已不满于经济上的富有,希望政治上有所作为。这些人的政治诉求倾向普世价值,反对一党专政,对集权体制深恶痛绝,同情维权人士。
在当局看来,这些人已成为威胁中共执政地位的心腹之患。去年下半年,中共出于对政权随时倒台的恐惧对网路进行严控,抓捕了多名网路名人,薛蛮子更是被以嫖娼罪抓捕,还被上央视新闻联播3分钟最为轰动。
不仅如此,当局为了找到此行动的法律 依据,9月9日,两高公布司法解释,划定网路言论法律边界,称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可构成诽谤罪入狱。
《东方日报》指出,对于挑战者,中共历来毫不手软,拘捕和审判王功权,其实就是给商界大佬们划一条红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碰,如果逾越红线,只能落得与王功权一样的下场。
报导表示,问题 在于,光是打压无法解决问题,这些商界人士可能在一个阶段沉默不语,但累积之后很可能会选择一个突破口来爆发,那时产生的威力恐怕更加惊人。中共要想保持长久执政,必然要回应这些人的政治诉求,在体制上作出一些改革。
本文标签:中共, 人大代表, 党, 六四, 六四事件, 央视, 律师, 改革, 政权, 政治, 新唐人, 新闻联播, 明报, 普世价值, 柳传志, 法律, 港媒, 潘石屹, 美国, 自由, 自由主义, 薄熙来, 薄熙来倒台, 薛蛮子, 许志永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KRchnf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