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11超日债”因无法如约付息,成为中国大陆公司债券市场历史上首个付息债务违约案例,打破此前中国式“刚性兑付”神话,引发大陆债市动荡。业内专家表示,超日违约或将引发大陆债市的多米诺效应,中国一些面临现金短缺的“僵尸”企业将相继发生违约。
付息违约打破刚性兑付 债市系统 性风险引关注
3月4日晚间,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ST超日”)发布公告称,“11超日债”本期原定付息日期(3月7日)应当兑付的8,980万元利息,只能按期支付400万元。欠息已构成债权人实质损失,是典型的违约事件。
至此,中国首例打破刚性兑付的事件终于爆发。近几年来债市的信用事件,包括滇公路、山东海龙、赛维、新中基等企业所发行的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都曾出现兑付危机,但最终均由地方政府财政、关联国资企业兜底。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研究总监周文渊日前表示,利息违约是第一步,会否出现本金违约还有待观察。“刚性兑付”的打破,将导致市场对信用违约预期重新定价。
3月6日召开的中共证监会系统首场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上,证监会代表表示,作为债券市场历史上的首单付息违约事件,证监会将关注“超日债”事件会否引发局部性甚至系统性的风险。
超日债违约 恐引发债市多米诺骨牌效应
“11超日债”违约的黑天鹅效应已经逐渐显现。投资者最担心的是,超日债付息违约事件的影响将在市场上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信用债、股票乃至信托等风险资产价格都可能迎来调整。
事实上,超日公司债首例违约事件,已经引发大陆债市的剧烈震动。就在公告发布后的两天,至少10家企业推迟或取消原定的短融货中票发行计划;一大批交易所公司债出现了较大跳水。
3月5日,11中孚债下跌3.48元至78.92元,12中孚债下跌3.11元至92.39元,盘中,到期收益率在8%以上个券近乎全盘皆绿。Wind数据显示,上证公司债指数下跌0.02%,深公司债指数下跌0.21%。
有业内人士表示,“零违约”神话被打破后,信用债市场面临风险重估,投资者谨慎情绪骤升,二级市场收益率显著上行,机构在一级市场的拿券热情也大受打击。在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发行人变更发行计划的情况也就大量涌现。
“僵尸”公司来袭 违约事件恐爆发
“11超日债”的发行主体“*ST超日”从2011年至今已经连续三年亏损,市场对其付息违约事件有一定的预期。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将面临信用债的到期高峰,预计兑付本息将超过3,500亿元,不排除部份发行人会出现兑付压力。华宝兴业基金表示,在“11超日债”违约的先例过后,各类违约事件将陆续爆发”。
华尔街见闻3月7日报导引述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示,随着中共当局逐渐结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大陆一些面临现金短缺的“僵尸”企业将相继发生违约。
据《北京商报》日前报导,华锐风电发行的“11华锐01”和“11华锐02”;天威保变发行的“11天威债”;珠海中富发行的公司债“12中富01”;湘鄂情发行的“12湘鄂债”等公司债均因发行人在过去两年来公司业绩连续巨额亏损,甚至接近资不抵债而被列入负面清单或暂停上市等退市风险警示。
华尔街见闻3月6日报导称,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拥有债务双重股权(债务占股权比例超过200%)的中国公司数量猛增,存在问题 的也不仅仅是超日一家。超日成为中国公司债违约第一例,但可能不会是最后一个。
据彭博新闻社对4,111家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债务占股权比例超过200%的上市非金融公司数量已经增至256家。在中国大陆和香港上市的非金融企业的总债务规模已经达到1.98万亿美元,这些上市公司的平均债务占股权比例水平为73%,其中约约63家公司的债务占股权比例甚至超过了400%。
穆迪评级中国合作方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的研究部副总经理张英杰(音)表示,“第一单违约发生之后,可能还会有更多违约案例出现。目前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全球范围内流动性趋紧,今年到期的债券也增加,在融资压力日益增大,所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违约案例。”
本文标签:中共, 国务院, 大纪元, 彭博新闻社, 政府, 方政, 香港, 高峰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fcWVFw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