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03月03日电】大陆央视前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 〞于2月28日推出,这部讲述大陆雾霾现况的片子点阅率迅速破亿,成为热议话题。但仅两天一夜后的3月1日就传出,中共党媒新华社撤下相关报导。随即一则有关〝柴静连夜被削的真实原因〞的微信文章在网路热传。
这篇署名〝编委汇政委〞的微信文章,2日晚上起在微信及微博被迅速转发,引发关注。
文章表示,在柴静的《穹顶之下》狂飞了两天一夜之后,终于,很多人隐隐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昨天傍晚,封杀的消息不胫而走,彼时的消息主要指向网路和新媒体,要求撤到非重要的位置云云。起始,很多人并不相信这条〝谣言〞,认为〝毫无理由〞。
直到晚间零点交界,党媒新华社将自己发出的代表委员热议《穹顶之下》、环保部部长给柴静发简讯等稿件悉数撤掉,提请各家媒体不要使用,人们才从〝谣言〞的流转中清醒过来:柴静真的被削了,而且是连夜。
那么,为什么要连夜削柴呢?真实意图究竟在哪里呢?
文章说,今天柴静事件,已全然不是用脚趾头能解决问题 的了。
首先,柴静的《穹顶之下》体量太过强大,全网投放的效果换来了至少2亿的点击量,这还不算相互转发和口口传播的数量。
2亿,在单位时间内,这是一个难以想见的阅读量,要知道,截至2014年6月,全中国的网民数量是6.32亿。这意味着,刚刚过去的48小时里,每3个网民中就有1个人在,看,柴,静!其中自然也包括刚刚抵达北京的中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对于明天就要开幕的中共全国两会来说,这是有史以来从未遇见过的会前舆情。按照这些年中共宣传部门工作思维看,两会阶段,焦点只能有一个,决不能落在别的事情上。但因为穹顶之下群众基础太过强大,全面拿掉已经不现实,也只能用〝削〞来保证,让她变细、变小。
其次,柴静的《穹顶之下》触碰的是所谓的〝负面问题〞,让一个负面问题始终占据舆论阵地并持续发酵,这完全不符合中共的思维,受削自然在情理之中。
最为要命的是,如果让这个话题放任自流,柴静本身总有被嚼干吃尽的时候,人们迟早要醒悟过来,将焦点从她身上移开,目光一定会钉死在能源改革和两大集团利益纠葛之中。当所有的话题都指向油品、指向两大集团的虚胖、指向当局的不作为,事情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从现在的〝全民盛宴〞转向届时的〝民怨沸腾〞,这个过程不是当局乐见的,更不是利益集团乐见的,所以,利益集团及时施压、反扑实在是一贯做派,再正常不过。
文章指出,如果不能让雾霾的话题〝绑架〞着全体国民持久探讨下去,《穹顶之下》就是失败的,就是一哄而散的热闹,虽如夏花绚烂,但惊鸿一般短暂在中国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下一个热点事件马上就会汹涌而来,直至掩盖的她毫无声息。
此次柴静被削,是权力的惯性使然,也是一直以来权力从未掩藏过的傲慢的凸显,这恐怕才是柴静被削的最真实原因。
Email订阅禁闻 来源:新唐人
本文标签:两会, 中共, 人大代表, 央视, 改革, 新华社, 新唐人, 环保部部长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8ILDt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