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3, 2013

武汉7个家庭选择在农村自办学教育子女


翻 墙:http://tinyurl.com/3e3k442 直连: http://is.gd/1SzG66

2013年01月04日讯】近日,武汉7对父母放弃城市的学校教育,在乡下找了一所废弃小学,自己教孩子诵经读典、练习书法。家长们表示,这实在是无奈之举,因对现行教育体制失去信心,想摸索一条能够保护孩子们天性的教育之路。这一做法引起民众关注和议论。

孩子们的学校生活


媒体报导,这所学校在武汉市黄陂木兰山脚下。两层楼一楼被改建成各家的宿舍,每家一个带卫生间的单间。二楼是孩子们的学习场所。在幼儿活动室里,木板搭成的榻榻米上,有棉纱搭成的帷帐


木板是家长们自己锯木刨光打磨的,帷帐是妈妈们用植物染料手工染色。活动室的玩具中,看不到塑料玩具,全是家长们用木头、竹子手工制作的积木和用布缝的娃娃。


家长们轮流做早饭,孩子们7点半起床吃早饭后,齐坐在蒲团上,由家长引领着诵读四书五经等经典。读完经书,年龄大的孩子由家长授数学、书法、英语等课程,3岁以下的孩子主要是玩。

每天孩子们除两个多小时的课堂学习,大部份时间在户外。8岁女孩朱佳表示,在村里学习比城里学校时时间更多,可以无拘无束地玩耍。


孩子们没有考试,但要跟家长们一起刷墙布置教室、填埋垃圾、种菜浇水等,大点的孩子自己手洗简单的衣物。


家长们的想法


放弃现行学校教育,选择 自己教孩子,家长们有各自的想法。


家长杨女士表示:“我们追求的教育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让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如教数学,沙包、红豆、 小米等与生活相关的物品是最常用的教学道具,如让大点的孩子每人丢100个沙包,既锻练身体又培养计数能力。


一位妈妈称:“远离城市污染和喧嚣,保护孩子的天性,尽可能给他们自由和没有污染的人文和自然环境,陪伴他们一起学习和成长,这就是我们想给孩子们提供的生活。”


武汉某名牌高校毕业的家长周泉说,自己前二十年的人生不是上课就是考试,不想让两个孩子重复自己,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分数成为唯一目标。


一位母亲表示,对现行教育体制失去信心。她女儿三岁送入幼儿园时,老师曾恐吓女儿:“再哭,就把你丢进垃圾桶。”母亲说:“这种教育方式怎么尊重孩子个性 发展?”


家长海女士认为,“石头和草木,是比变形金刚更有价值的‘玩具’。”与城里上学孩子相比,我们更关注孩子内在需求,接触大自然,拥有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能力,避免在物质欲望中迷失自我。


家长们计划每年将孩子送到附近的村小学上2、3个月的学,并组织孩子到全国各地游学,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至于高考,还没想过。如果可能,将来也许会去留学。”


一些家长坦言,在教孩子学习的同时,他们也通过网络、看书等不同方式弥补自己的不足。


据了解,7个家庭有的是私营业主,有的是教师出身,也有个别家长是“海归”。家长多数都受过高等教育,母亲在此陪伴孩子,父亲在城市赚钱养家。


这些家长们“在家上学”的思想,在全国已有不少志同道合者。他们在网上成立了“在家上学联盟”,已有南京、上海、北京、广东、成都等20多个分站点,群体内交流频繁。


外界议论


民众NI_N_A:有勇气的实验,只是利弊短期内难以显现。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在家教育,孩子其实都是被动选择,教育是个人与个人间的交往流动,很难说一种模式适合所有的孩子。


马月生光军:有脑子的父母不会跳应试教育这个坑。


荆继盛 :这种教育方式很好,只是这种教育成本很高。


贫僧名叫虚妄 :很好非常好!!


曰月2885218923 :呵呵!你懂的!体制的问题


夜色是我的披肩:初衷是好的,做法过于偏激,儿童的世界没有朋友伙伴,很难想像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以后会怎样。


湖北省社会科学 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冯桂林认为,这7对父母用实际行动对现行学校教育模式进行了无声的反抗。现行“应试教育”模式,忽略了健全人格的培育,造成了对孩子童心和人格的压抑。但冯桂林也认为,家长们这种尝试具有风险性,需要时间检验。


(责任编辑:李文慧)


本文标签:, ,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http://feedproxy.google.com/~r/bannedbook/DEZI/~3/TPjZ9SRNq8s/91988.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