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4, 2013

【陈思敏】越严控越失控的地方债务与三公消费

免翻 墙 直连本站: http://tiny.cc/meyarw

2013年06月14日讯】上台后,推出新一轮地方融资平台的收紧政策,也喊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约法三章”。除此之外,中央更想摸清的是,地方债务的风险与三公消费的总量。


截止2012年底,全国地府债务已膨胀到16.5万亿元人民币,据瑞银证券估计,相当于国内GDP的32%。又据审计署自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对36个地方本级债务的抽查结果,36个地方债3.85万亿,显示地方债务余额不但高企依旧,还呈现近13%的高速增长。其中4个省本级、8个省会城市本级的债务增长率超过20%,另有9个以上的省会城市本级政府债务率超过100%。


其中债务率最高的,已达当地财力的2倍。更重要的是,这些债务还在不断攀升。偿债能力不足的地方政府,之所以还能举债,靠的是土地出让收入。2012年有4个省本级和17个省会城市的年度债务为土地出让收入的1.25倍,同时还有近半数以上的地方本级债务均未能如期偿还。主要是房地产市场不再火热,各省会城市的土地收入已面临资不抵债的窘境。


地方政府举债度日,更举债拼政绩。除靠借新还旧的以债养债,也靠地方融资平台的管道。只是中央收紧地方融资平台,使得地方政府惯用的以公益性资产和土地标售来包装融资平台的手法受阻。于是地方政府利用信托贷款、售后回租、理财产品,甚至违规集资等变相融资方式来举债。2012年,借新还旧率超过20%,最高的达38.01%:另有6个省本级和7个省会城市通过这种方式变相融资1090.1亿元,违规集资2100亿元。


虽有官媒表示“36个地方债3.85万亿”,不足以推断全国地方债,但舆论市场关注,各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仅这“36个地方债3.85万亿”恰恰透露地方债严峻风险的冰山一角。目前全国的债务在20万亿元左右,且全仰仗着近年红火的房地产市场,如果中国 房地产泡沫破裂,那么等着这些地方政府的,就是无可避免的破产。


另外,相对于地方债务的节节升高,民众深恶痛绝的三公消费也是不减反增,而且数字更是谜一样。


从今年开始,县级以上政府也要公开三公预算与支出。但从陆续公布的情况来看,各级政府提供的帐本内容粗枝大叶,自己人看不清,别人更不懂,连财经专业记者也看不懂,谁能看懂?难以看懂,外界也就无从监督起。


至于三公经费有多少,实际三公消费又多少?坊间说法一堆,最盛传的是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的说法:在2006年全国三公消费总额就已突破9000亿。但立遭驳斥是捕风捉影。不过9000亿的数字在2004年就被证实,且是自家中央校《》披露:2004年公车消费4085亿,公款吃喝2000亿,公费出国3000亿,共9000亿元。


财政拨给三公“经费”的预算一目了然,为何每年三公“消费”到底有多少,连国务院也不知道?因为预算表格上并没有三公经费的专门科目,现在公布的三公经费是各部门自行统计,再汇总财政部。但设置专门科目,也不等于保证明细帐。在三公之外,更有一些职能部门习惯于想方设法搞行政规费、罚款等创收的“权力变现”。据财政部2013年预算报告,2012年政府收入达18.48万亿元,与财政收入相差6万多亿。这高达6万多亿元没有纳入预算的,就是党政领导干部的私房钱。


另有统计,三公消费在2011年已达到1.4万亿、2万亿等数字。而中国庞大官僚系统 ,不仅有中央、省、市、县、乡5级政府,每级还有人大、政协、政府三套班子,与政府平行的还有党委系统。难怪有网友说,中国人再勤劳也养不起这些人民的“公仆”。


与其喊破嗓子、甩开膀子的纠缠于三公消费与地方债务究竟有多少万亿,人民应该要解雇这些尸位素餐的假公仆,更要让只会债留子孙、甚至埋伏一大堆金融地雷、未爆弹的中共早日下台才是。



本文标签:, , , , , , , , ,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http://www.bannedbook.org/bnews/comments/20130614/140018.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