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5, 2013

根本问题未能解决 中国“钱荒”还将卷土重来

【看中国2013年09月06日讯】今年6月,“钱荒”一度推动短期借款利率逼近30%,引发中国大陆股市、债市全面跳水。步入9月,货币市场6月的“钱荒”事件还会再度上演吗?


华尔街日报5日报导,造成当时“钱荒”的诱因是错综复杂的,分析师们将其归纳为如下五大主要因素。其中一些因素似有死灰复燃之势。


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经济学家、目前供职于Emerging Advisors Group的Jonathan Anderson称,本季度末利率出现剧烈波动的可能性非常大,他认为“钱荒”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1、资本外逃。由于贸易顺差巨大、外资企业竞相涌入中国设厂,中国一直以来都习惯于资本流入本地。不过,这种资金流动在6月份发生逆转,因当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暗示将很快开始缩减购债规模,而正是这种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批美元流入了新兴市场。中国金融机构6月外汇占款减少人民币412亿元(合67.3亿美元)。


里昂证券(亚洲)(CLSA)分析师Francis Cheung表示,中国央行确实低估了资金外流的规模。这也是该央行迟迟不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一个原因。


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资金继续流出中国,规模达到人民币245亿元。近来,这种资金外逃压力可能已有所减弱,因为中国经济数据开始转好。8月初以来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走势一直强于大陆,意味着资本又想返回中国。然而考虑到投资者人气仍较为脆弱,加上美联储正跃跃欲试缩减购债规模,因此很可能再度出现资金外流现象。


2、季度末的现金需求。中国金融体系不得不定期应付流动性吃紧问题,因为银行业会在每个季度末改善贷存比,以满足监管要求。


按照Bernstein Research的Mike Werner所说,小银行通常能够在季末前及时地将贷存比降低5%-7%。考虑到中小型银行目前的存贷水平,这可能意味着最多需要从货币市场借入人民币1.6万亿元资金。


3、理财产品到期。中国银行业已大幅扩大了理财产品和短期投资产品的规模。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和存款类似的安全性,但收益率更高。据惠誉(Fitch Ratings)估计,截至3月底,中国理财产品余额超过人民币10万亿元。


问题是由于银行向储户出售的短期理财产品被用来进行长期投资,当理财产品到期时,银行通常不得不向市场寻求资金。据惠誉的中国银行业分析师朱夏莲(Charlene Chu)估计,在6月份最后十天,有人民币1.5万亿元理财产品到期。这增加了银行业对现金的需求。


在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钱荒”后,银行业现在或许会更认真地对待流动性管理,但Bernstein的Werner并不这样认为。他说,假如银行业不调整自身行为,后果将很严重,但这是否意味着银行真的会这样做,他觉得不一定。


4、财政存款减少。政府部门在季末临近时取款也增加了季节性的资金需求。政府部门在6月份提取了人民币1,219亿元存款,在中国央行试图安抚市场时又存入了资金。


本季度末可能也会出现同样的趋势。在过去三年中,财政存款规模在9月份的平均降幅达人民币9,870亿元。


5、大型银行的行动。中国央行可以通过货币魔杖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会影响该行打击金融投机以及放慢货币供应增速的目标。


中国央行在6月份时不愿向市场提供流动性,这令所有人感到震惊,不过现在的数据显示,央行还是动用了其资金,向现金拮据的银行提供了人民币4,330亿元贷款。


几家大型银行也采取了行动。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董事长表示,该行在“钱荒”期间累计向银行间市场拆放资金超过人民币1万亿元。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也 拆放资金人民币8,400亿元。两家银行均未透露是否应中国央行要求释放资金。


总而言之,过去两个月勉强平静的局面或许会受到考验。


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经济学家、目前供职于Emerging Advisors Group的Jonathan Anderson称,本季度末利率出现剧烈波动的可能性非常大,他认为“钱荒”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 See more at: http://www.backchina.com/news/financial/2013/09/00260162.html#sthash.5P5iriaM.dpuf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UPJ2qq2yC7g/511609.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