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周永康在“陪护”下外访 仍一脸笑容
中共将于10月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或对周永康案有说法。有分析称,中共四中全会习近平将作“依法治国”为主题的报告,也是“去周永康化”的最后一役。
据亲胡、习阵营的评论人士牛泪的博文透露,胡温执政时期已经开始“去周永康化”,表现为周永康在2012年5月中旬即被常委会勒令交出手中权力,只在形式上依旧保持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政法委书记的挂名。
牛泪还透露,在移交政治权力后,周永康还被“组织”问话,内容主要围绕其在王立军事件和薄熙来事件中的问题 。直到2012年8月底或9月初问话结束后政治局形成决议,周永康在9月下旬,才挂着政治局常委的空名在护卫“陪护”下出访新加坡、阿富汗和土库曼斯坦等三国。
据当时中共官媒报导,2012年9月22日,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结束对新加坡的访问后抵达喀布尔,开始对阿富汗进行访问。此后,周再访问土库曼斯坦。
外媒纷纷以《周永康突访阿富汗》为题报导,称中共高层 未事先宣布周永康到访喀布尔;这是近50年来中共高层领导人首次访问阿富汗。
两年前重庆事件爆发后,中南海发生政治海啸。周永康公开挺薄熙来,中共高层已显分裂。但当时江派势力还没有被大面积清洗,高层博弈也没有太过于公开。周永康当时突然访问阿富汗等三国时公开的照片显示,其满脸堆笑,油头粉面,实则已经被高层看管。
上海韩正公开挑衅习近平 中共高层“已乱套”
8月下旬,上海把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全部删除。9月9日,习近平参观北师大时表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 化”是很悲哀的等,公开表达对上海做法的不满。
9月10日,北京迅速响应习近平的讲话,称明年9月起,北京市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
9月10日晚,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官方微博突然发文称,“一夜间增‘诗’十几,于传统 又有何益?真正懂一点‘传统’的人,不会不知道‘揠苗助长’意味着什么,‘过犹不及’又意味着什么。传统不需要粗糙的致敬,教育更不可对规律漠然……别忘了,这才是传统。”
外界认为,博文表面是公开反对北京方面“增加古诗词”的做法,实际等同于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挑衅习近平2天前所说的“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从课本中去掉”的表态,显示韩正已与习近平翻脸。
《解放日报》最早创刊于1941年中共延安时期,是中共早期的政治理论刊物。中共建政以后,该报成为中共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一份日报,目前是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也是上海市委的喉舌。没有上海市委的首肯和支持,无法想像对抗习近平的内容能在官方微博登场。
韩正是江派上海帮的主要成员。外界认为韩正此举必然引发上海官场持续大震荡。
9月10日,《人民日报 》发表署名“党报评论君”的评论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习近平批评去中国化是在批评谁》,文章的第一个小标题即为《习近平批评的是谁?》,意指习近平的话是指射上海。
这篇评论文章最后称“作为首都,北京明年将会有上述变化,那么其他地方会不会竞相效仿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党报评论发此话,被视为“习近平在逼韩正及上海表态”。结果逼出了上海机关报的上述挑衅言论。
9月初,有报导称江泽民已经出院并被习近平的人马看管。此前江泽民因害怕遭到进驻上海的中央巡视的抓捕而躲进医院。
目前,江泽民集团的核心人物们纷纷落马或被关押看管:周永康和徐才厚已落马;曾庆红被关押在天津;江泽民被看管。江泽民利益集团的最高代言人就剩下江派三名常委张德江、刘云山及张高丽。
当前中共高层公开分裂加剧,张德江、刘云山、张高丽在韩正挑衅习近平之前已经与习近平干上了,背后是中南海政治决斗。
在张德江与刘云山操控下,中共于6月10日发表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此白皮书出台的时机是18万人参加的香港“六?四 ”烛光集会落幕后,港人“占领中环”行动在6月20至22日举行政改方案全民投票,以及“七?一”大游行前夕。白皮书被多家港媒认为对香港人的恐吓意味浓厚。
但在6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英期间发布谈及“一国两制”的联合声明中,却不提白皮书,被视为间接表态。
张德江于7月南下深圳,安排江派的“最后根据地”——香港8月17日的“反占中”运动,当日是江泽民的生日,江派以“反占中”游行为江庆生,挑衅习近平阵营。
海外 时政 分析人士表示,种种公开的迹象显示,中共高层早“已经乱套”了。
责任编辑:刘毅
本文标签:上海帮, 中共, 中南海, 习近平, 习近平阵营, 人民日报, 党, 刘云山, 南海, 占中, 周永康, 周永康案, 国务院, 外媒, 张德江, 张高丽, 徐才厚, 总理, 政改, 政治, 政治局常委, 政法委, 政法委书记, 新加坡, 曾庆红, 李克强, 江泽民, 江派, 江派常委, 法治, 港媒, 牛泪, 王立军, 王立军事件, 胡温, 薄熙来, 薄熙来事件, 韩正, 香港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tLISu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