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科学 杂志《自然》刊出一篇文章 称,今年8月的云南鲁甸地震,与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两座巨型水库溪洛渡和向家大坝蓄水有关。22年前江泽民不顾水利专家劝告,执意上马三峡工程,如今危害已应验。
《自然》杂志揭鲁甸地震起因
今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造成617人身亡,并摧毁了8万多间房屋,造成25万人无家可归。
英国《自然》杂志9月11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 数据彰显致命地震原因》(Chinese data hint at trigger for fatal quake)的文章。文中引述大陆地质学家范晓的评论说,现今公开的地震数据显示,云南省鲁甸地震和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两座巨型水库溪洛渡和向家大坝蓄水有关。
因范晓的理论研究是建立在目前唯一公开可用的原始地震数据基础上,所以他的结论是初步假设性的。尽管有局限性,但此文已对日益增加的水库引发地震的可能性发出了警告。
8月28日,范晓也曾在《探索国际》(Probe International)旗下《三峡探索》网站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鲁甸地震再次提示川滇地区水库诱发地震的巨大风险》文章,指出水库蓄水时间与周边地区地震活动之间的关联。
文章称,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 7月31日期间的区域地震台网数据显示,小地震发生频率从2012年末开始逐渐增强,一直延续至2014年7月。地震的活跃程度与水库蓄水时间大致吻合。地震频发区域集中分布在三处,其中两处分别靠近溪洛渡水库和向家坝水库,另一处则靠近直接导致鲁甸地震的一处地断层。
尽管范晓的研究成果在大陆存在争议,但纽约布朗士区 Think Geohazards 谘询公司地质学家克劳斯( Christian Klose)相信鲁甸地震与水库蓄水之间的关联研究结论。克劳斯曾调研过2008年汶川地震 。他认为,水流渗透到岩层裂缝中并非水库引发地震的必要条件:〝水库本身巨大的库容就足以对地壳构成巨大压力,使某段极为脆弱的断层发生断裂 ,从而引发地震。〞
江泽民不听黄万里劝告 执意上马三峡工程
1989年 〝六四〞学运后,时任中共总书记的江泽民为巩固自己政治地位,急于和李鹏结成政治联盟,亲力亲为力推三峡工程。
1992年3月18日,江泽民曾在中共两会党员负责干部会议上,就三峡工程决策发表讲话。最终1992年4月2日,三峡工程议案在完全没有公开辩论的情况下强行通过。当时赞成票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没有按表决器有25人,赞成票仅为67%,创下中共首次投票危机纪录。1997年11月8日,在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仪式上,江泽民出席发表讲话。
据李鹏回忆录,江泽民出任中共总书记后,第一个考察的地方就是三峡大坝。1989年后,所有关于三峡工程的重大决策都是江泽民决定的。
中国著名水利专家黄万里 多次上书江泽民等中共领导人,陈述三峡工程的危害性,但均未得到回应。据黄万里的结论,长江三峡工程将会带来12种灾难性问题 :1)长江下游干堤崩岸;2)阻碍航运;3)移民问题;4)积淤问题;5)水质恶化;6)发电量不足;7)气候异常;8)地震频发;9)血吸虫病蔓延;10)生态恶化;11)上游水患严重;12)终将被迫炸掉。
近日有网络文章称,在2006年大坝建成后,除大坝被炸掉外,已有11项预言 全部应验。因此,关于三峡工程问题,江泽民难逃其责。
江泽民祸国殃民 三峡大坝遗祸无穷
2009年,在三峡大坝完工庆典仪式上,中共领导人无人到场祝贺,实属罕见。
而自三峡工程建成后,地震、气候反常等自然灾害不断。长江流域的水系平衡被完全打破,导致的后果就是下游湖泊大面积萎缩,水域面积急剧减少,调节环境温度能力丧失。而最致命的隐患则是,一旦发生地震,摧毁了三峡大坝,那么蓄积在长江上游230亿立方米的洪水威力非同小可,后果将不堪设想。
今年3月27日发生4.3级地震之后,距离三峡大坝仅有20多公里的湖北宜昌市秭归县,30日凌晨再次发生4.7级地震。据互联网消息,截至30日中午,两次地震已引发余震330余次,余震最大震级为2.9级。许多地震专家表示,该地区未来 仍存在发生强震的可能性。
2006年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中下游连年出现极端反常气候,大旱、高温、洪水等灾祸不断。2008年初,大陆南方遭受雪灾,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四川等7个省份受灾最严重。2008年发生汶川地震,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7级大地震。而云南和四川则是连年干旱。
据中共党媒报导,2013年9月16日,李克强签署针对三峡工程的海陆空四级防卫条例,中共军委还抽调一个团兵力4600人保卫三峡,足见三峡工程隐患巨大。然而,如果库区发生强烈地震,再多人力兵力也无法确保三峡大坝的安全。
本文标签:万里, 三峡大坝, 两会, 中共, 党, 六四, 共军, 地震, 政治, 新唐人, 李克强, 李鹏, 江泽民, 纽约, 联盟, 英国, 黄万里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t9vnXZ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