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4, 2013

中国利率改革:未成功已成仁?

【看中国2013年07月25日讯】中国央行在上周五宣布,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这项决定已于周末生效。按此前的规定,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0.7倍。


此举得到外界一边倒的正面评价,有这样的反应也是合情合理的。“大家原以为央行会逐步放宽贷款利率的浮动限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王军对路透社表示,“而现在他们完全取消了这一限制。”


独立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将此举称为中国方面“能够迈出的最大步子之一”。威廉姆斯说的没错,但只是从象征意义上来说是如此。在中国金融机构第一季度发放的全部贷款中,只有大约11%的实际操作利率是低于基准利率的。眼下,这个数字会更加小。经过上个月市场利率的两次大幅上扬后,目前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依然趋紧,近几周以来,没有机构是以接近下限的利率向外放款。换句话说,这项措施在近期对中国的货币成本不具有实际影响。


但无论如何,就像分析师们异口同声说的那样,这一变化传递出了在李克强总理领导下中国经济改革计划的信号。但这是个什么信号呢?


大多数分析师认为,此举预示着中国央行会干净利落地取消存款利率浮动限制。根据现行规定,银行机构的存款利率不得超过基准利率(目前为3%)的1.1倍。而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与新一届政府在今年3月做出的承诺是相符的,同时也是众望所归。


大部分观察人士预计存款利率很快将会放开。现在所有人都在等待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通常情况下,新一届领导班子都会在“三中全会”上拿出自己的经济发展蓝图,因此许多人预料放开存款利率的决定会在几个月内宣布。


虽然外界呈现出一边倒的乐观情绪,但我认为存款利率的自由化可能不会在今年发生,甚至可能不会是2014年,其原因有三个。首先,拜存款利率上限所赐,国有银行成为廉价资金的受益者,而他们会对所有压缩其利息业务丰厚利润率的做法进行抗争。在这场博弈中,李克强总理处于不利位置。


第二,取消利率限制的时机不对,而且这一点很快会变得愈发明显。银行间市场上个月因为两起违约事件而发生了一场流动性危机,甚至差点就把中国最大的银行,即工商银行,给拖下水。为了保护现金,这个银行业的巨无霸在上个月一度关闭了部分ATM系统,而且据称获得了央行的紧急秘密注资。而排名第三的银行——中国银行,似乎也差点出现违约。所以说,中国的银行机构实在太弱,承受不了利率改革的压力。


第三,放开存款利率的预期,是以中国领导层愿意实施其他改革为假设,例如放开人民币汇率和资本管制等。一旦取消存款利率限制,外部资金便会涌入中国来追求更高的回报,如果现有的限制措施还继续执行下去的话,就会酿成经济灾难。但可惜的是,中国金融系统还没有为解除现行的种种限制规定,甚至哪怕只是放松这些限制,做好准备。


无论如何,目前外界洋溢的乐观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成熟的,而从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之举发出的那个“信号”,可能实际上是悲观的。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的经济学家彭垦表说:“虽然解除存款利率限制的可能性仍在,但实际上,只放开贷款利率这个决定本身就意味着,更大胆的自由化提议被否决了,或者至少是被推迟了。这个决定说明,一些改革正在进行,然而实际上可能反而减少了近期内放开存款利率的可能性。”


存款利率改革对中国绝对是件大事,这点别搞错。如果不改革存款利率的话,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向理财产品。这类金融产品名声不好,但却能够提供比银行存款高得多的回报。这些向投资者进行短期拆借的理财产品,却往往用于资助那些需要好些年才能创造收入的项目,属于典型的期限错配(maturity mismatch),因此会极大地威胁到中国的金融稳定。


然而,一项迫切需要的改革未必意味着它将会得到实施。正如李克强总理在3月份说的,改革“会很痛,甚至有断腕的感觉。”


而眼下形势,中国高层领导对疼痛的耐受力几乎为零。确实值得为李克强总理上周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的决定击掌叫好,但这只是利率自由化改革中容易迈出的那一步。


最大的考验还在于存款利率的放开,但总理还需要时间来促成各方就实施这项改革达成共识。因此,当改革真正实施时,到最后可能为时晚矣。


毕竟,中国经济系统经过上个月诸多事件的震撼后,似乎已经踏上了不归路。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dXMZdFR29gs/506178.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