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30, 2013

外国文学在中国:删你没商量!(图)

中国的审查制度


【看中国2013年10月31日讯】中国的审查制度素来严厉。不过这似乎并没有吓退越来越壮大的,寻求到中国发展的外国作家队伍。为了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推销自己的作品,很多作家选择向“本地规则”妥协。


裘小龙的侦探推理小说在全球各地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百万册。不过这位旅美华裔作家决定在他出生的中国出版以“陈探长”为主角之一系列侦探小说后,经历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插曲:“在预定发行日期的前几个月,中国的出版商说,必须要大幅度删减内容,必须作出调整。当然我提出了抗议,但他们认为如果不配合审查机构,他们就得上交罚款,并且失去工作。这真让我很紧张。”


上海变成“H城”


裘小龙的“陈超探长”系列推理小说故事的发生背景在上海,裘小龙就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不过这个因素也就是主要的问题所在:“审查人员坚持表示不能把背景设在上海,说将上海和犯罪腐败联系在一起的小说有可能会损害城市和地方当局的形象。所以他们在中文版本把城市的名字改成了一个虚构的‘H城’。”


除了城市名称外,小说还被做了多处改动。尽管如此,裘小龙还是同意出版这部作品。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这位60岁的作家表示:“虽然内容有删节和改动,不过总比一点看不到要好。”到目前为止,他的陈探长系列前三部小说已经在中国各地销售超过3.5万本。


2011年,中国新出版的图书数量约为20万种,中国图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图书市场之一。因此,西方作家被吸引到这个不断扩大的市场,来争取数以百万潜在的新读者也不足为奇。


自我审查


裘小龙的经历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任何一位想要把作品推广到这个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国家的作家,首要的考验就是要通过北京当局严厉的审查。每个和西方作者签订合同的出版商都知道,这些作者的文章要受到比中国作家更为严格的审查。


总部位于纽约的贸易杂志《出版观察》总编纳瓦特卡(Edward Nawotka)表示,尽管如此,似乎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作家愿意遵守中国的“条例”,并事前作出某种程度的自我审查。


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瑞贝卡·卡尔(Rebecca Karl)近日不得不面对一个艰难的选择。她拟定在中国出版的著作《毛泽东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Mao Zedong and China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World: A Concise History)遭到删减改动。要么她选择出版这个改动过的作品,要么就放弃在中国的出版。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这位教授表示,中方出版商湖南人民出版社坚持要改写某些内容。


“他们删掉了所有和1989年天安门事件有关的内容。”不过出版方没有改动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的段落,这种妥协瑞贝卡·卡尔还勉强能够接受。她说:“只要基本主体内容没有被删减,我的文本可以接受一定程度内的改变。”


她补充道,现在,这本书的中文版本还在新闻出版总署等待着最终的裁决。不过目前并不清楚这本书的中文版本何时能够出版。之前预定的出版日期被突然取消了。


《出版观察》总编纳瓦特卡表示:“北京当局的难以预测众所周知。……出版商和作家都被动地在一个灰色地带活动,有些内容今天还被容忍,明天就被视为必须被删减的字句。这让许多作家陷入进退失据的处境,因为他们不可能知道,到底哪些内容会被删除。”


中国出版商承认在自由言论上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容忍。但是,任何涉及到中国政府、领导人和共产党史有关的出版物都要经过仔细的检查。


纳瓦特卡表示:“审查员检查阅读所有与政治、性、毒品、西藏或台湾有关的内容,还有关于文化大革命或天安门事件的文字,比如--任何触及到中国,可能会造成争议的或可能损害中国声誉的内容。”


记者采访的所有作家都表示,面对审查,他们有一个容忍的底线,仍然有许多人拒绝接受任何类型的审查。


对于裘小龙来说,在经历了前三部文稿的删减后,他的出版商想对“陈探长”的最后一部作出的改动让他终于爆发,接受采访时他说:“第四部《双城案》(A Case of Two Citie)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两个城市,圣路易斯和上海,我再次和出版商发生了争执。我告诉对方,中文版中的故事,如果一部分发生在一个真正的城市,而另外一部份却是在一个虚构的H城中发生的,那简直太荒谬可笑了。所以我决定不把这本书的版权卖给中国出版商。”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lDELiAeoKBM/518363.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