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务院总理朱鎔基的秘书李伟,日前公布一项数据指出,大陆 各地承载中国 文明变迁的古村落数量在10年内消失了90万个,相当于每天消失超过250个。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古建筑和文化遗产,因为盲目城镇化建设和过度开发而消失。李伟认为,这一切都是由于大陆政绩考核制度存在缺陷,以及不合理的中央权责关系,和财税关系造成的。
据《中新网》报导,1月11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北京举行的某经济论坛 上指出,在大陆,城市开发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各地中共官员为了政绩,推动GDP的发展,因此热衷于打造形象工程,热衷于拆旧建新,贪大求全,求大求快。结果,在大拆大建之后,虽然得到所谓政绩和GDP,却造成了历史 遗产的破坏、地域文化风格的丧失、文化的断层等不可挽回的损失。
大陆文化评论家叶匡政:〝中国目前所有的所谓的…无论是文化产业也好,还是什么也好,它是跟土地和房地产,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它基本是中国目前当下的支柱产业,所以它会进行一种土地的开发、土地的征用,或者新建筑什么的,或者把旧建筑,如果体量过小,或者很难带来收益,它就会重新改造。〞
李伟说:〝我们痛心的看到在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古建筑湮灭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之间,消失于GDP高速增长的数字之中,拆旧城建新城,拆真文物建假古物的现象随处可见。〞
叶匡政:〝因为在做工程的过程中,政府官员才能从中间获利。如果这个地方不需要改造了,我们只是保护它、不动它,那么政府官员,他从什么地方得到他的利益呢?另一个是当地的政府,它通过把一些地方的地价炒高,地方财政就能从土地里面获得巨大的收益。〞
李伟举例说,北京的胡同数量,从中共建政初期的3250条,减少到2005年的1320条,现在有一千条已经不错了。李伟还特别强调,在一座座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成长的同时,记载着华夏文明历史变迁的古村落数量,从2000年的360万个,减少到2010年的270万个,十年就消失了90万个,相当于每天消失近250个自然村落。
大陆文化学者叶匡政认为,除了城镇化建设以外,各地政府假借〝发展文化旅游〞为名,开发房地产,也是造成大量古村落、古建筑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叶匡政:〝在中国所有的地方,就是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它并不是为了保护文化,而是为了借文化的名义来发展当地的经济。这就导致大量这种,人们表面上看,是看中了某一个村落或者某一个古街道的价值,其实看中的是这个古街道经过翻新以后它的地产的价值,或者它的周边地产的升值。〞
叶匡政以云南丽江为例,指出了各地方当局为了用土地资源换取财政收入,不惜利用〝申遗〞作为噱头,对文化遗产肆意改造和过度开发,造成真正历史文化名城永久的消失。
叶匡政:〝申遗,只不过是它们进行房地产开发的一个名头,因为你只有获得了世界文化遗产,你在宣传,在你未来 的各种商业开发中,旅游开发中,你才会有个很好的名头。所以它们是往往打着申办世界遗产的旗号,但是其实就开始对这个村落进行很多原生态生活状态的破坏,或者周边土地进行大面积征用、开发,原建筑也进行很多后期的加工。〞
叶匡政指出,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大陆各地方政府并不是在从事公共管理服务,而是把地方当作了〝公司〞在经营,只在意土地收入和旅游产业会给自己带来多大利润,不关心文化遗迹的本身。所以只要大陆〝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体系还在,这种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就会永远进行下去。
采访编辑/张天宇 后制/ 萧宇
本文标签:中共, 国务院, 总理, 政府, 新唐人, 方政, 李伟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www.bannedbook.org/bnews/cbnews/ntdnews/20140113/221191.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