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5, 2013

两日三地王拿地热 “烤”验楼市调控

【看中国2013年09月06日讯】喊出来的是势气,拿出来的是真金。近两天是大部分开发商牵肠挂肚的日子,在他们的“冲动”下,北京、上海和苏州各出一个“地王”。


“地王”效应


今年以来,这场拿地高温一直持续,没有人知道地王的上限在哪里。


从昨天早上开始,上海、杭州的几个地产圈的QQ群、微信群就开始跳个不停,几乎每个群都在直播这场地王角逐赛。


赛事足够精彩。首先是上午,备受关注的上海徐家汇中心地块挂牌截止进入现场竞价环节。参与本地块竞标的为新鸿基与九龙仓恒基联合体,最终被3号新鸿基地产以总价217.7亿夺得徐家汇中心项目地块,楼面价37264.4元/平方米,溢价24.21%。


地块在过去18年间几经易主,本次入市175.26亿元起拍总价打破了上海最贵地块纪录,而此价格也毫无疑问地成为2013年中国地王。


和上午不同的是,下午杭州的这三幅地块来得尤为激烈,下午,杭州出让江干区三宗住宅及商业商务用地,就是备受瞩目的浙大华家池校区地块,该三宗地块出让总面积为15.9万平方米,起拍总价达97.27亿元,起始楼面价为1.9万元/平方米。


杭州浙大华家池三幅地块出让宣告结束,总成交代价达136.73亿元,总溢价率约40.57%。


比较出位的是绿地,他们赶了个晚市,还差点迟到,首轮加价的时候,只加了100万,现场还有一片倒喝彩声。没想到的是,首幅地块正是被绿地以总价56.2亿元收入囊中,另外两幅分别被世贸房地产和浙江当地房地产企业滨江入手。


无独有偶,苏州金鸡湖地王被世茂股份拿下,楼面价15150元/平方米,成功拿下苏州年内楼面单价地王称号。


就在此前一天(9月4日),北京单价地王纪录刚刚被刷新,在备受关注的农展馆地块角逐中,融创最终以21亿元、配建27.8万平方米医院面积夺得。若算上异地建设医院,实际成交总价约为43.24亿元,折合楼面价7.31万元/平方米。


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表示,2009年也是房子大卖,开发商大量抢地。不过到2010年的时候,地价就非理性了。现在拿地的盛况有点像2009年开发商疯狂拿地的状况,不同的是,这一轮的圈地变得有策略,很多开发商囤了一些子弹就变得较为盲目。


也正是从2010年4月,“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正式开始拉开序幕。


谁的地块


没有人在停止拿地。


拿地资金的筹备更是让人瞠目结舌,据悉,兴业银行杭州分行7月时曾向总行请示设立一款总额最高达89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私人银行理财产品,专项用于与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起投资后者于杭州华家池的项目。


尤其在杭州华家池的前两幅地块被绿地、世贸这种外来开发商拿走之后,场上气氛一度十分严肃,难道本地的龙头房企都要缺席华家池地块的开发么?


最后一块地的竞争更为激烈,普选结束的时候,已经是49%的限价了。世贸和滨江进行保障房面积的再竞标,当滨江房产集团副总经理张洪力拿着“报价单”走上去之后,现场陷入了一片沉默,随后就迎来了全场的大鼓掌,这也意味着,世贸放弃了和滨江的再次竞争。


滨江对这幅地块算势在必得,此前,滨江集团副总经理朱立东就透露,滨江对于华家池的浓厚兴趣,滨江若能够联合合作伙伴拿下这块地,那将造就滨江豪宅的最新标杆。


“有一些开发商纯粹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现金流还不错,所以也去报名参赛了。”一家开发商对记者表示,有些开发商只是出门去溜下,临个市面。


这也不难解释华家池地块报名的开发商云集,这一坨参加拍卖的名单简直是金光闪闪,参加报名的有万科、中海、绿城、融创、绿地、世贸、坤和这些开发商,因为参与竞拍房企众多,每家房企都要缴纳地价5%的购地保证金,所以这次拍地总计冻结了近50亿的保证金。


“现场厮杀还是十分凶狠,尤其一上场都是一个亿一个亿地加价。”浙江当地的一家开发商透露,他们下午都在看视频直播这场土地拍卖会,这几年杭州土地市场很多都是底价成交,大部分的地块都是两三轮直接成交了,这种盛况已经多年难见了。


高温难降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9月2日发布了《2013年8月份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报告》。报告指出,8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为1003.3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4.1%,同比增长38.9%;成交均价为5335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4.1%,同比增长198.4%。


“以徐家汇中心地块为例,这个项目最大的问题就是投资金额过高、投资回报期过长。” 薛建雄表示,徐家汇中心项目体量太大,项目预计2022年才能竣工,如果单纯靠租金收入,可能要几十年才能收回成本。


近期一些地方楼市调控政策的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9月1日,南京市政府给33家南京市属国企定下最后期限,必须在2013年底前退出一般商品房开发市场;2014年6月30日之前,77家区属国资企业必须从房地产业务中退出。


这些去一二线城市拿地的开发商是好了伤疤忘了痛。2011年时,已经有30多个城市加入了“限购令”,这些一二线城市正是重点调控目标。


值得深思的是,一些开发商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李嘉诚旗下“长和系”近期仅转手百佳超市、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和广州西城都荟广场这三大业务,粗略估算下,套取现金就可超300亿元人民币。


比如,王石公开谈到房价,他表示,楼市崩溃的可能性并不大,不过100%的公司都感受到压力,政府调控已经进入骑虎难下的境地。


开发商的疯狂,只会搬了石头砸了自己脚,2009年的这场非理性行为已经充分证明了。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KC7tp5JtbuE/511623.html

油企“黑洞”:承包招标均有寻租空间

【看中国2013年09月06日讯】中石油系统多名前任高管因涉嫌违纪接受组织调查一事,在为企业管理者们敲响警钟的同时,也令石油系统存在的油田承包及采购招标“黑洞”渐渐浮出水面。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兵分两路,前往中石油集团下属最重要的两个二级公司——大庆油田、长庆油田,了解油田承包、供应商及工程招标等情况。事实上,此次落马的两名中石油前高管王永春和冉新权,也分别是两大油田曾经的一把手。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石油产业上中下游基本都为央企主导,这种格局的初衷是为保障战略性资源的稳定,却又为管理者带来了寻租及权钱交易的空间。特别是在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经济发展急需油气增产添砖加瓦的背景下,石油企业吸引民资合作,开放部分业务的做法为利益输送创造了条件。


在梳理出部分中石油旗下公司在承包及采购等领域的生态系统后,这一“黑金”行业的秘密开始隐约浮现。


油田对外承包现状


在上游勘探与开发的油田领域,油田的对外承包一般分为几种情况:一是长庆油田模式,将部分油田的相关工程放给民营企业。


本报曾报道过,长庆油田在2008年时担负起建设5000万吨大油气田的重任,而这一大规模的勘探和产能建设,可能需要近千台钻机、数百支钻井队、投入上百亿元。不过,长庆油田依靠市场机制向社会开放油气田的产能建设市场,引入社会钻井、试油等工程队伍。


“这一做法不乏会存在用哪支队伍,不用哪支队伍的问题。”一名曾在石油领域工作过的王姓人士对记者说,毕竟民营队伍想进入长庆油田施工,不仅需要相应资质,可能也要一定人脉,其中有暗生腐败的可能。


本报记者在西安当地(长庆油田总部)采访时,也了解到部分普通员工的想法,他们认为油气工程外包中存在“猫腻”。本报记者也联系了中石油长庆油田副处级别以上的三名领导,其中两人称最近为保障即将到来的用气高峰正在基层调研,另一人则干脆不接电话。


在油田承包中,第二种模式则是:将低品位的油井开放给个人或民企。有大庆油田内部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证实,一些油井的原油品位下降后,的确会转包给其他民营企业,“很多年之前就开始与民营企业合作开发,但量很小。”


该人士解释称,当时有些油井的开采成本很高,技术、人员在某些时候需要合作,“国企和民企各有不同,有可能你开采是无效的,其他企业就是有效开采,这部分油田就需要合作开发。”


事实上,在中石油的部分油田子公司中,还存在另一种承包情况:有些小的三产单位会拿到日产量很低的废井,或产量相对不稳定的油井。但这些油井依然具有价值,因而这些油田子公司就会将这类油井交给私人或民企合作开发。而这种情况,并非是中石油集团一家独有,也会出现在其他油气集团的下属油田公司中。


通常,三产公司可能会与油田公司订立一种合同,合同规定每年三产公司该向油井公司上交多少利润,而剩余利润则可能由三产单位的人员内部分享。


但是,有些三产公司的负责人则以老板自居,不排除会将这种油田向外分包,从而导致自己职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一名长庆油田内部人士昨日告诉本报记者,这次中石油窝案的调查,可能未必会对油田对外开放工程队伍、参与增产的方式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很可能“对一些固定资产变相转到了私人手里的问题”予以改革。言下之意,指的可能是这样的三产公司合作模式。


采购招标问题多


除了油井承包花样多之外,石油行业内的工程及采购招标内幕也不少。


其一是层层转包中发生的问题。


由于中石油每年的勘探、开发投资都达到数千亿元,因此中石油要建设的工程项目也不少。中石油下属的油田分公司,会先把一个项目派给同集团的关联工程公司,而该工程公司又层层转包至个人,其中不乏内部利益存在。


第二种问题,则是在公开的招标过程中隐藏着一些“秘密”。


如石油企业一般都会对一些即将开建的工程项目进行选标,但有些投标单位居然可以在投标书并不完整或资质不够的情况下,反而中标。


如果石油企业相关部门对这类中标过程严格监控和核查,那么其中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可如果石油公司听之任之,那么内部利益的输送,可能就会继续下去。


对于这种石油内部的采购“内幕”,一名北京商人向本报记者提供了一定线索。他刚忙完手里的工作,匆匆从北京飞往大庆。大庆不是他的故乡,但是去大庆比回故乡的次数还多。“这次过来想跟各处打听一下,认清现在是什么局势,看看(中石油)人事震荡对生意有无影响。”


这名供应商在大庆油田从事了十多年的钻井设备供应,对大庆油田,特别是大庆油田物资公司甚为熟悉。因现在所有大庆油田的设备采购权都回收到物资公司这一层级,施工队等真正的设备使用者,只拥有建议或提名的权力。


对于招投标,这名供应商有自己的看法。“大庆石油对设备要求的专业性确实很强。”他说,“用招标的办法也不见得是好事。即使所有的采购项目全部招标,中标的还是这几家。我们曾遇到过不止一次,一个项目放出来,就一两家企业来竞标。设备的专业性太强,很多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根本不符合招标项目的参数要求。”


参数要求,在上述人士看来对招投标的影响很大。如果某一个参数要求刚好只有一种产品可以满足,中标的可能性就极大。而这个参数要求的提供者,一般而言是物资公司或者设备的实际使用者。对于可宽可收的幅度,“中间的就是‘潜规则’。”


这一观点印证了中石油西南某公司在职人员的说法。在记者问及投标一事时,对方直言不讳地称:“中标的大多是关系户,投标这东西很虚假的。”


上述供应商对“关系户”则有另一种解释:“关系户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习惯,比如很多中年人手机用习惯了,换了新的反而不习惯了。”事实上,此次中石油人事地震,对其所在公司的具体项目没有直接影响,已经签下的合同会按照既定的计划来安排。对于正在谈的有意向的单子,“恐怕口子会收得紧一些”。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mrFv4GlGdFY/511622.html

夏斌:预计10月地方债务审计结果惊人

【看中国2013年09月06日讯】“我相信10月底的地方债务审计结果肯定是惊人的——市场上有说10万亿,也有说22万亿。我相信比过去9万多亿相比是惊人的。同时我也相信,其中有部分已经是呆坏帐,是还不了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名誉所长、国务院参事夏斌9月5日在第二届金融街论坛上表示。


审计署及其派出机构8月初开始进行的五级政府地方债务起底工作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前一阵子国家审计署对36个地区的地方债务问题进行了审计,目前又在布置对全国地方债务进行新一轮全面彻底的审计。”夏斌解释称,所谓全面就是审计的范围已经延伸到乡一级政府,除了省地县之外,延伸到了乡一级政府;所谓彻底,这是审计几乎对政府各类融资活动,包括BOT、租赁等等各种业务方式都包括在内。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于9月5日表示,全国范围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第二轮全面审计预计于9月完成,10月公布结果,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余额总数有所增加。


面对这种状况,夏斌认为对地方政府的债务,总体上应该坚决执行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一系列严加控制的规定。而控制好地方债务的进一步增长,要着眼于三件事。


首先,中央政府应该放话,对于继续违反规定,弄虚作假,做假账进行融资活动的地方政府负责人和当事人一定要秋后算帐,绝对不能明知故犯。


其次,要防止监管套利。一行三会几个金融部门要切实负起共同的责任。“我们在考虑一个企业主体债务发放规模、杠杆率的时候都是各考虑各的,例如这个监管部门是40%,另外一个监管部门也是40%,监管部门不能形成合力。企业明白,地方政府明白,这就是中国的监管套利,都在抓监管套利的空子。”夏斌说。


第三,要杜绝个别机构的道德风险。夏斌强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八条款规定,政府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也就是说政府机关不能做担保。同时,《担保法》第九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作为担保人。“有些已经作为公益事业的房产等项目作为担保,发理财产品,做影子银行的工具,这都是违法的。”夏斌说。


夏斌表示,除去大部分可以偿还的债务之外,对于已经确定不能偿还的债务,要区分有效率的资产和无效率的资产。他认为,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发债或者资产证券化;没有条件的,或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或由中央财政买一点单,也可通过出售地方政府所持有的优质股权和房产等各种办法来偿债。


最后,夏斌认为,中国政府作为整体政府而言,财力基础是雄厚的,中国不会发生像美国底特律地方政府破产的现象;但是对于个别地方政府无视法纪的行为,必须要用特殊的办法来严肃处理,以防后患。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2WBH-rsAGCo/511620.html

教育投资:下一个爆破的泡沫?

【看中国2013年09月06日讯】在过去的15年,投资者经历了一系列的全球投资泡沫破灭:2001年的科技股泡沫、2008年房地产和信贷泡沫,以及今年的黄金泡沫。这类膨胀和调整仿佛已是家常便饭。


尽管许多问题经济体获得各地政府的 “深彻治疗”,但许多仍在苦苦挣扎。全球贫富悬殊仍在恶化,富人竞于把资金追逐避风港城市如纽约、巴黎、伦敦和香港的豪宅。不少人都讨论这豪宅升值的情况是否正构成另一个泡沫,但也许一个较不起眼但更影响深远的全球泡沫正在膨胀:教育投资。


投资泡沫的特性


跟典型的金融资产有异,教育属于“软性”的投资,因为它并不赋予投资者实质资产。相反,它赋予知识、技能和一纸凭证,这些都可视为生财的“工具”。然而,现正酝酿的教育泡沫,跟其他历史上爆破的资产泡沫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


投资泡沫的定义,在于价格飙升不可持续,及资产价值被高估。投资者往往由于羊群心理和害怕落后,纷纷加入热潮,令泡沫扎根。许多人甚至不惜借贷“上船”,期待利用杠杆提高利润。在高峰期很少人预料上升趋势将会结束,往往认为“这一趟将会不同”。但最终看似无敌的泰坦尼克号,却往往连人带船直沉冰海,只有少数特权阶层能及时跳上救生小船逃离灾难。


家长和政府都通过教育寻求更好的收入或经济回报


投资于教育的热潮,已白热化了一段时间,但泡沫仍会持续。在微观层面尤其是全球主要城市,这非常明显:现在纽约和伦敦的父母早早就开始让孩子学习中文。北京和上海的父母则争先恐后地送孩子往美国和英国的暑期课程。西方父母参考亚洲“虎家长”培育高才的窍门,而一些亚洲的父母,则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在压力较小的环境中接受更全面的教育。不论国籍,家长们都愿节衣缩食,甚至债台高筑,把他们的后代挤进精英学府,期望保障子女能在未来赚取较高的收入“回报”。


从许多父母都向其他国家借鉴这一情况,反映了不少人对自己国家教育制度的保留,以及对全球经济及就业市场的隐忧。中等收入的工作因科技取代而减少,迫使人们追逐高薪就业机会,否则会被困于低收入行业。在宏观层面上,许多政府也呼应这种怀疑和担忧,努力保持“教育回报”,希望通过优秀的劳动力,吸引投资和制造就业机会。


英国便正在改编国民教育课程,以确保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事实上,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密切关注全球趋势,并引用香港、美国马萨诸塞州、新加坡和芬兰等“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制度”,提出改革。


与此同时,香港教育的焦点,却已从课堂扩展到课外的活动,重视提高多面技能(虽然这没有停止一些疯狂家长让子女日读两所幼儿园)。在德国,儿童直到七岁才必须上学(七岁前的学习家长可自由选择),不少人都觉得这对孩子们的健康有益,而德国的经济强国地位也一直稳固。然而,即使德国也开始重新考虑其下一代的竞争力前景。似乎每一个国家都觉得邻家饭香。


标准越来越高,投资也相应提升


所谓成功的教育制度,往往是基于国际测验,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 PISA )测试。这项评估比较各地15岁学童的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从2009年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上海、香港、韩国、新加坡和芬兰领先群雄(2012年的结果将于今年稍后发布)。有趣的是,英国学生的考试分数没多大改变,但排名却出现滑落,因为其他国家的学生表现明显超前。换句话说,许多地方(尤其是亚洲国家如中国)在教育投资的改善已经把全球标准提升。


这种投资的白热化和标准提升,正适逢全球经济进入延长的低增长期,意味僧多粥少,更多的人争夺较少的高薪职位。其结果是政府和家长都争取更多的大专教育投资,以及提早和加强教育孩子。


跟房地产泡沫一样,僧多粥少意味对教育的更大需求。但在“高端”的情况尤为激烈。在美国和英国,顶尖的大学和精英寄宿学校,比任何时候都更受追捧。像纽约、伦敦和巴黎的豪宅,名校学位被认为是一项健全、稳固的投资。一般来说,这些学历都能打开“蓝筹”雇主的大门 --尽管谷歌已经发现,学历和考试成绩跟长远工作表现无关。


所有的泡沫均能爆破


教育投资泡沫将如何破灭?环观其他资产,泡沫爆破时价格都会崩溃。但由于教育不是典型的金融资产,其修正方式可能有别。如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学费,便不可能像中国或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一样攀升。但“目标成本”却可以出现泡沫:送孩子到补习班、暑期课程、海外游学,或聘请私人教师和大学申请顾问,花样层出不穷。家长跟房地产投资者一样,害怕落后,不惜工本,集中投资,就像很多人会硬购公寓或房子,害怕追不上脱缰的楼价。


梦醒来时,父母将发现他们的大量投资无法得到回报,无论是因为孩子未能进入心仪的学府,或毕业后找不到理想工作,都代表“回报”逊于预期,教育(或文凭)的“价值”被高估,投资失利。


狂热可以长期持续


历史告诉我们,要准确预测泡沫的破灭时间,知易行难。非理性的投资狂热可以长期持续。教育投资热目前仍在许多国家蔓延,因为可以提高就业回报的另类投资,并不明显。然而,当教育泡沫破灭时,所造成的金钱和心理破坏,定将不菲。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dkuVc0mSG4/511619.html

中国房地产狂欢该结束了

【看中国2013年09月06日讯】中国地产商王石在微博上发言说:“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王石所言李嘉诚出售物业,实际是将广州与上海的物业出售,据报道,最近一个多月,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相继宣告或将抛售百佳超市、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OFC写字楼、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和停车场,涉及金额约为410亿港元。


李嘉诚抛售内地物业的行动无疑是一个信号,表面看是李嘉诚要将投资转向英国和欧洲,实则暗示中国内地的房地产繁荣即将进入尾声。


尽管9月4日融创集团在北京拍出楼面价每平米7.3万元的全国地王,但房地产周期调整仍会如期而至,只不过每一场舞会都是把高潮留在散场之前。


有趣的是,微博上一个叫“商业女记者部落”的博主奚落一名房地产教授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这个死多头的房地产教授一直鼓吹投资地产。


而其最近发布的一个房产投资信息表明,他吹嘘的商业地产投资年化收益率竟然比一年期存款利率还要低一个百分点。这样的房地产投资还有前景吗?李嘉诚的行动就是正确答案。


房价持续上涨仍在刺激房地产相关利益者兴奋的神经,但危险已经在路上。无疑,全球货币环境正在发生微妙变化,美联储尚未退出QE,新兴市场已经遭受严重打击,随着QE退出行动开始,全球资产价格重估也要启动,高烧不退的中国房地产必然遭受外部冲击。


虽然美联储能否在9月退出QE仍为定论,不过美联储“拉大锯,扯大锯”的可能性并不大。经济学家陶冬认为,美联储应在9月18日开始退出行动,因为全球第一央行会确保政策信誉不受影响。


只不过碍于美国经济指标弱化,美联储更可能采取温和的tapering,即减少放水的办法来兑现QE退出的政策宣示。


不过随着放水减少,货币政策终究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意味着新的货币周期的开始。货币预期逆转,不可避免影响中国房地产投资者的信心。


今年以来房价持续上涨,其中既有对城镇化的误读,也有决策者对房地产发烧的默认,房地产的增长实际是为实现经济增速的政治目的服务,当宏观经济触底反弹后,房地产作用就会呈现边际递减趋势。


最新公布的汇丰8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值均创四、五个月来新高,这表明以改革促增长的政策开始见效,默许地方政府炒地价的做法也该告一段。


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临近召开,土地流转改革成为舆论热点话题,并预期将成为三中全会重点推出的制度改革。


土地流转改革的核心是自由买卖,在这样制度下,让地方政府继续垄断土地供给就是一个悖论,因此,土地流转必然促使土地财政终结,并催生替代品房产税。如果土地改革成行,明年“两会”就该启动房产税议题。


货币供应量,土地改革,房产税,每一个变量都可以单独让房地产发生变局,当叠加效应产生后,再坚硬的泡沫也会破灭。


或许仍然有人对房地产利益集团左右政策保有幻想,不过看看中国石油利益集团的破灭,就知道房地产泡沫能够维持,绝非利益集团强大,而是政府仍抱有功利心态,但这种侥幸终归被经济规律所吞没。


李嘉诚的资产变现,意味着他看到了危险来临,在山崩地裂之前,提前跑路就是最好的选择。当晚会的明星悄然退场后,其他人还有乐趣继续玩吗?


再说一下,那个鼓吹房地产投资之上的教授,他被“女记者”奚落的微博,实际就是一个要求地产变现的广告。虽然套了马甲,但还是被认了出来。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9ozY2SakaJo/511615.html

卡梅伦:英国获得叙利亚化武攻击新证据(图)

卡梅伦:英国获得叙利亚化武攻击新证据

卡梅伦说,阿萨德当局使用化武的证据一直在不断增加。


【看中国2013年09月06日讯】抵达俄罗斯出席20国集团峰会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周四(5日)接受BBC采访时表示,英国获得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新证据。


他说,在英国化学战实验室的科学家正在对来自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采样进行检测。


叙利亚当局被指在30个月之久的国内冲突中数次对平民使用化学武器,8月21日发生在首都郊外的那起大规模攻击是最新一次。


美国说,那起攻击导致1429人死亡,其它国家和组织公布的死亡人数低于美方的统计。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否认参与化武攻击,他将化武攻击归咎于反对派。


获新证据


英国首相卡梅伦说,阿萨德当局使用化武的证据一直在不断增加。英国化学战实验室的科学家正在对8月21日发生化武攻击事件开展调查。


首相办公室发言人说,卡梅伦所指的证据是一位化武攻击受害者的衣服和在当地采集的土壤样本。


这两个样本经检测证明是沙林毒气。但是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发言人说,他不愿让媒体引述他的名字。


美国国务卿克里周日表示,华盛顿有证据证明叙利亚使用沙林毒气。


卡梅伦表示,由于安全原因,他不愿披露这些样本是如何送到英国的。


英国议会否决出兵叙利亚,让卡梅伦感到相当难堪。


在这次峰会上,叙利亚问题成为首要讨论议题,卡梅伦被问及在叙利亚议题上,英国是否已经没戏唱了,卡梅伦强调,英国仍会持续领导叙利亚的人道救援工作,并推动和平会谈。


严重分歧


出席20国集团峰会的各国首脑在军事打击叙利亚的问题上分歧严重。


在峰会开始前,俄国总统普京警告说,没有联合国的批准,任何针对叙利亚政府的军事行动都将是“一种侵略行径”。


但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国际社会的信誉有被损坏的危险。


尽管叙利亚不是20国集团峰会的正式讨论议题,但预计与会各国领导有可能会在边缘会谈中讨论这一话题。


本次圣彼得堡峰会要讨论的主要议题将集中在全球经济上。但是,叙利亚问题有可能改变此次峰会会谈的方向。


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他正在为军事惩罚叙利亚政府积极争取国内支持。


在前往圣彼得堡之前,奥巴马在瑞典发表讲话说,世界各国应该对禁止使用化学武器保持一致。否则,“国际社会的信誉将受到毁坏”。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r1Nm003fHIg/511613.html

北京对周永康动手,才是货真价实的打老虎

【看中国2013年09月06日讯】9月1日,北京国务院国资委主任、中石油原董事长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接受中纪委调查,成为中共十八大以来第一个落马的现任中央委员,事件牵涉到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今天的中国观察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蒋洁敏事件的分析评论。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较早前4名中石油高层相继卷入贪腐调查,已经哄动官商政界,到曾任中石油集团董事长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国资委)主任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加入受查行列,显示中央的反贪力度非同小可。因为中石油这类超级国企,头面人物都有后台,以蒋洁敏为例,在石油系统工作逾四分之一世纪,与前任两名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和周永康素有渊源,今年3月调任国资委主任之前,他实际上是石油帮的总管,十八大时又晋身中共中央委员,以蒋洁敏等人的背景和官商位阶而出事,折射出来的意义,远远超过他们涉及的贪腐行为。”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于泽远的评论称:“随着国资委主任蒋洁敏落马,在中国政坛有较大影响力的‘石油系’基本瓦解,‘石油系’的‘大哥级’人物、中共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中国媒体虽然没有直接点出周永康可能涉案,但也指石油系统的‘胜利系’官员遭受沉重打击。周永康和已经落马的蒋洁敏、四川省原副省长、周永康前秘书郭永祥、中石油集团前副总经理李华林、中石油深圳公司总经理陶玉春等都曾经在山东胜利油田工作,被称为‘胜利系’。”


香港《明报》署名孙嘉业的评论称:“国资委主任蒋洁敏落马,是中共十八大后受查的首名中央委员和正部级官员,舆论多指是彰显习李新一代领导人反贪腐的决心,但对蒋的称谓却各不相同,有人直指蒋是‘大老虎’,也有人指他是‘大老虎’的‘头马’,认为他的‘落马’是打大老虎的前兆。大老虎者,指中共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是也,近期有关周受查的报道甚嚣尘上,不绝如缕,官方却一直讳莫如深,态度暧昧,既不证实,亦不否认。”“从周永康的秘书、下属、亲信不断受查,而对他本人的处理却一直引而不发的迹象看,并非周本人有多大政治能量,而是高层的决心问题。”


香港《东方日报》“神州观察”的评论称:“外界不断传出周永康被查消息,皆因近期一系列反腐大案都与他有关。”“其实,周永康虽然被认为是左派代表人物,但从党内的政治伦理来看,其政治立场并没有问题,是保卫中共执政地位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周永康个人被查的可能性似乎不大”。“至于周永康涉及的贪腐问题,党内高层又有哪个干净?”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习近平屡强调‘打老虎’,薄熙来垮台涉及政治权力斗争,司法审判一直被外界认定是政治性审判;周永康则属退休常委,但掌握公检法系统十年,直接指挥各地武警,影响力贯穿公安、检察和法院系统,是一只有尖爪利牙的真正‘生勐大老虎’。如果中共对周永康动手了,才是货真价实的打老虎,对习李新政推动、树立反贪形象和新领导班子立威,立竿见影的效果都远高于审判薄熙来。何况如周永康是薄熙来的政治靠山,是薄在北京中央的‘内应’,包括薄在法庭上供认,周永康曾指示薄掩盖王立军‘叛逃’美国驻成都总领馆原因,足见周永康胆大妄为、只手遮天,敢唿风唤雨的气势不同一般。习李如再拿下周永康,其斩草除根和清理门户、端正政风效果,可能大于薄熙来案,却没有了‘薄粉’唱反调,可能会大快人心,博得赞誉。”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s29_ZuOLLo/511612.html

传苹果将推大尺寸屏幕iPhone:最大6英寸(图)

苹果手机


【看中国2013年09月06日讯】苹果公司正计划下周发布一款高端iPhone和一款廉价版iPhone,而目前该公司似乎还希望走得更远。开发大屏幕iPhone的计划表明,随着与三星之间竞争的白热化,苹果公司正在调整智能手机战略,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三星提供了不同价格和尺寸的智能手机产品,目前在智能手机市场处于领先。本周三,三星发布了新款手机Galaxy Note 3。这款手机配备了5.7英寸屏幕,因此也被认为是介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之间的“平板手机”。


目前尚不清楚,在首次推出廉价版iPhone之后,苹果公司最终是否会采取类似的多尺寸、多产品策略。在做出选择前,苹果公司通常会测试多款设备和配置。


不过了解苹果公司计划的消息人士表示,相对于一年前,目前苹果公司这样的意愿更强烈。元件供应商则表示,近几个月苹果公司已开始测试大尺寸屏幕iPhone,并且对4.8英寸屏幕尤为感兴趣。消息人士同时表示,苹果公司下周二即将发布的两款iPhone屏幕尺寸与iPhone 5相比不会改变。苹果公司发言人则拒绝对此置评。


多尺寸战略


苹果公司此前曾在iPod中采用多尺寸战略,当时整个iPod产品线正趋于成熟。提供多种尺寸的iPhone有助于苹果公司应对三星的威胁。在美国国外市场,三星和联想等公司仍在继续扩张。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今年4月表示,苹果公司已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这一市场首次购买智能手机的消费者之多出人意料。提高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将帮助苹果公司重新实现营收和利润的高速增长。


三星和其他智能手机厂商发布多种类型的设备是为了吸引更广泛的用户,尤其是在中国和印度。本月,苹果公司将今年首次推出两款新智能手机。作为对比,三星今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已发布了超过5款智能手机。


苹果公司正针对谷歌Android发起公关行动,而三星热销的手机均采用Android系统。今年3月,在三星发布新款Galaxy S4之前,苹果公司全球营销主管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表示,Android手机的服务和硬件无法提供无缝的体验。苹果公司此前也对三星和其他Android厂商提起了专利权诉讼。


去年,苹果公司在iPhone 5中增大了屏幕尺寸,但分析师认为,仅仅调整屏幕尺寸还不够。价格也是iPhone落后于竞争对手的一大因素。苹果公司最新款iPhone的无合约价格为650美元,而三星则在中国、印度和印尼等市场提供了价格低于100美元的产品。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尽管所有主流智能手机厂商的销量都在增长,苹果公司第二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下滑至14%,低于去年同期的19%。而三星的份额则从去年同期的30%上升至32%。


或放弃乔布斯理念


三星的战略带来了竞争优势。由于控制了整个智能手机生产流程,三星能比苹果公司更快地向市场推出产品。三星在自己的工厂中生产各种元件,包括芯片和屏幕,因此可以迅速调整设计,推出新产品。另一方面,苹果公司则依赖鸿海和和硕等供应商提供元件及组装产品,因此必须与供应商很好地配合。


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发布少量、高质量的产品。已故的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常常谈到这一点。他曾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表示:“专注和简化是我的咒语之一。”他还表示,他曾对苹果公司可以从事的1000件工作说不,以确保公司不会走上错误的轨道,或试图做得太多。


到目前为止,苹果公司通常每年只发布1款iPhone,而每两年推出新的外观设计。这一方面有助于控制与开发和制造相关的生产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质量。近几个月,苹果公司已表示,新兴市场消费者似乎青睐价格较低的智能手机iPhone 4,并在印度等国家启动了以旧换新项目鼓励消费者购买。一名消息人士表示,iPhone 4S目前仍是苹果公司销量最好的产品之一。


消息人士透露,苹果公司的廉价版iPhone将和新款旗舰手机一同开售,并有多种颜色选择。而新款旗舰手机将支持多种新功能,例如指纹传感器。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k1Pxhu98T-g/511611.html

金融业利空? 四大行过万人离职

【看中国2013年09月06日讯】“从中报披露的情况,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今年上半年吃喝送礼的开支有所降温,压缩了整个管理费用。”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券商分析师表示。而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披露的招待费用超过45亿元,相关支出有所下降。


同花顺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沪深两市共有1629家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了上半年的业务招待费,其业务招待费累计46.65亿元。而2012年全年,上市公司累计招待费高达137.9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去年巨量招待费而备受市场质疑的央企建筑公司今年中报再次做出令人质疑的决定,“隐瞒”具体业务招待费情况。如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水电和中国化学在半年报中集体删除“业务招待费”这一财务指标。有分析认为,这与去年巨额吃喝费用遭到市场打击有关。


关注2.金融业人员流动


记者对比数据发现,金融业上半年盛行离职,其中,四大国有行就有过万人。


有分析认为,虽然很多金融类企业都否认裁员,但人员流失却成为事实,“当然,我们不排除一部分人是自愿走人,但估计被裁掉的人也不少。”有证券公司投行部负责人指出。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在上半年员工数量减少的31家上市公司中,有17家为金融类公司,其中,银行有4家,分别是建行、农行、中行和工行,截至2013年6月末,四大行在职员工总数153.22万人,占到整个上市公司员工人数的9.81%。但同去年年底相比,人员减少了1.36万人。建行人员变动最大,上半年有3703位员工离开该公司。另外,有3616人离开农行。同时,员工减少的上市券商达到17家,占整个A股券商的九成左右,包括中信证券、广发证券、长江证券、华泰证券、兴业证券等。其中,中信证券上半年人员减少了259人。另外,在保险机构中,中国人寿减少了587人,总员工人数跌破10万人大关。


“人员减少,假如是裁员,那肯定是形势不好,特别是在IPO暂停、经纪业务萎靡下,券商裁员的比例较大。假如是自愿离职,也客观反映了金融内部人对行业的担忧。”上述券商投行部负责人称:“因为在走下坡路,即使券商有业务创新等利好,但投资者还是担心银行股对大盘的影响,间接波及券商股。”这位机构人士短期内并不看好金融股。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5DYXbQyLAy4/511610.html

商人的黄金时代

【看中国2013年09月06日讯】一商业无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人类社会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一跃进入彼此联系更紧密、分工更细致、生活更多样化的复杂社会形态,商业提供了最伟大的驱动力。有人说中国儒家传统有抑制商业的习惯,这话其实不对,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便是一位成功的大商人,子贡因经商有道,家累万金,富可敌国,结驷连骑,聘享诸侯,可以与国君分庭抗礼。孔子从来没有因为子贡的商人身份而对他有任何歧视,恰恰相反,孔子以“瑚琏”比喻子贡,认为子贡是国家社稷的大器、良器。


不过,后世的统治者,出于独尊皇权之需,对商人有可能与国君分庭抗礼的潜在力量很是顾忌,所以历代王朝几乎都制订了抑商、辱商、贱商的政策与法律(这一传统来自法家的思想),将商人列入市籍,视同贱民。秦朝曾将一大批有市籍的商人以及父母、祖父母为市籍的商人后代,发配戍边;汉朝立国,“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唐朝“禁工商不得乘马”;“工商杂色之流”,“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明清两代也均有抑商或贱商之政,朱元璋本人就具有强烈的“重农抑商”情结,他建立明王朝之后,即严禁农人弃耕从商,商人外出经商,必须领取官府颁发的路引,否则按游民处置,“重则杀身,轻则黥窜化外”,商贩被与仆役、倡优、贱民同列;清代的雍正也深具“重农抑商”思想,他说,“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所以应当劝农抑商。


但宋朝可能是一个例外,宋朝商人受歧视的程度最低(不是说全无歧视),商业环境最为宽松。宋朝立国,即颁发一系列“恤商”法令,宽待商人,鼓励商业,如太祖诏令:“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又如太宗诏令:“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细碎交易不得收税)并严禁官吏勒索、刁难商贾,官吏如果“滞留(商人)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徒一年”。


“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的禁令也被突破,“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商人获得了从政的权利。在宋朝一部分商法的制订过程中,商人还被政府邀为座上宾,参与修法。北宋太宗朝,陈恕为三司使(相当于国家发改委主任),他在制订茶法时,就邀请了茶商数十人协商讨论、“各条利害”。当时的争论很激烈,茶商提出的方案,是茶的商业利益尽归商人,商人“取利太深”;官方的方案是国家专营茶叶,利归官府,商人“灭裂无取”。最后朝廷采纳了折中的方案,“公私皆济”,换言之,即吸收了商人的意见。国家在立法过程中不但给予商人表达利益的渠道,制订出来的法律也照顾了商人的利益,这在其他王朝几乎是不可想像的。



宋代因此也成了中国商人的黄金时代,商业的浪潮席卷整个宋朝国境。说“全民皆商”或有些夸大,但社会各阶层都有人加入经商的行列,则是毫无疑问的。宋人非常有投资意识,“人家有钱本,多是停塌、解质,舟舡往来兴贩,岂肯闲着钱买金在家顿放?”所谓“舟舡往来兴贩”,是指长途贩运业,“解质”是放贷,“停塌”,是仓储业,总之有闲钱就拿出来投资。


北宋官员苏舜钦被罢官后,说“今得脱去仕籍,非不幸也。自以所学教后生、作商贾于世,必未至饿死。”以前说古代的读书人只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一途,但在宋代,读书人不当官也不会饿死,经商也是光明正大的职业。宋代读书人不以经商为耻,洪迈《夷坚志》记载,宋徽宗时,“吴兴士子六人,入京师赴省试,共买纱一百匹,一仆负之。”藉着到京师参加科考的机会,顺便也做了一笔生意。


农人弃农从商,或者半耕半商更是寻常事了。如南宋初,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大半在外”,知州范寅敷大概为了避免田地抛荒,“欲出榜招召,务令疾速归业;如贪恋作商,不肯回归,其田权许人请射(承佃耕种)”。想收回外出经商的农人的产权。但朝廷最终没有同意,因为户部认为,“商人田产,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难许人请射。”保护了经商农人的产权,也承认农民兼业的现实。


就连方外之人的僧人道士,也卷入到商业潮流中去。北宋东京的大相国寺,乃是京师最繁华的贸易市场;东京的建隆观,也有道人做生意,“观内东廊于道士卖齿药,都人用之”。开设当铺、放货收息是寺院自南朝以来的惯常做法,宋时此风更盛,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今(南宋)僧寺辄作库质钱取利,谓之长生库,至为鄙恶。”陆游虽觉得“鄙恶”,但在商海中弄潮的僧人必不会这么认为,很多僧人还因经商致富,庄绰《鸡肋编》说:“广南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家室,故其妇女多嫁于僧。”


女性经商在宋代也不少见,临安名小吃“宋五嫂鱼羹”的创始人便是一位女性,叫宋五嫂,原来是“汴京酒家妇,善作鱼羹”,宋室南渡后,南下“侨寓苏堤”,因为手艺很好,“人竞市之,遂成富媪”。宋代设有专管征收商税的税务官,叫做“栏头”,由于男性“栏头”对女性收税多有不便,还出现了“女拦头”,从这里也可看出宋代经商女性之常见。


商业浪潮冲击之下,以前作为权力中心吁在、似乎庄严不可侵犯的衙门,也被商民租来做生意,如南陵县的一名市民,“就邑治大门之内开酒店”;台州州衙“仪门之两庑”也是出租给商户做生意,“僦为贾久矣”。这样的图景颇具象征性——意味着权力对商业的包容与妥协。



得益于正在兴起的城市商品经济,宋代产生了一大批“先富起来”的大商人,北宋“都城之内,大商富贾,坐列贩卖,积贮倍息,乘上之令,操其奇利,不知稼穑之艰难,而粱肉常余,乘坚策肥,履丝曳彩,羞具、屋室过于侯王。”南宋的临安城也多富商,“其寄寓人,多为江商海贾,穹桅巨舶,安行于烟涛渺莽之中,四方百货,不趾而集,自此成家立业者众矣。


这些大商人凭借资本的力量,正在染指更高的社会地位。在一些地方,富商跟地方官员可平起平坐。宋仁宗时,有个叫做苏缄的官员,调到广州南海当主簿,苏缄发现当地从事外贸的商人“皆豪家大姓,习以客礼见主者”。一日苏缄受上级委派,查验一樊姓大商人的货物,“樊氏辄升阶就席”,在当时,这是失礼的,所以苏缄命人“杖之”。樊姓商人不服,到州法院上诉,知州将苏缄召来斥责,苏缄辩解说:“主簿虽卑,邑官也,商虽富,部民也,邑官杖部民,有何不可?”知州不知如何反驳。这里展现了一场新与旧的较量:新成长起来的商人力量与旧的等级秩序之间,正在角力。假以时日,商人阶层未必不能发育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可惜宋后的明清两代,又重回抑制商人的老路。


明末的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许多人认为黄宗羲是批判“农本商末”、首倡“工商皆本”之第一人,其实,“工商皆本”的观点放在宋代,不算新奇,因为许多宋人都提出来了——北宋的郑至道说:“古有四民:曰士、曰农、曰工、曰商。……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南宋的叶适说,“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陈亮说,“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黄震也说,士农工商,“同是一等齐民”。


在宋代儒家已经明明白白提出“四民皆本”之后,明末的黄宗羲还发现了“世儒不察”的情形,说明宋后的儒家思想与政经制度出现了一轮倒退,重新回到“重本抑末”的老路,所以才需要黄氏提出批评。


直到晚清,随着社会结构天翻地覆的大变迁,绅与商合流,在历史舞台集体登场,终于成为一支强大、独立的社会势力,并且从“孳孳求利”的理性经济人转型为自觉的社会新秩序构建者。在晚清绅商中,显赫者如“状元实业家”张謇,是立宪运动与地方自治的魅力领袖;平凡者也多以“商董”、“店董”的身份,成为主持市镇治理的主要力量。可以说,晚清时代的地方自治、社会自治乃至国家立宪事业,都是绅商群体在发动、主持的。今日国有商人,却无绅商。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CHBwO7tbSU/510656.html

根本问题未能解决 中国“钱荒”还将卷土重来

【看中国2013年09月06日讯】今年6月,“钱荒”一度推动短期借款利率逼近30%,引发中国大陆股市、债市全面跳水。步入9月,货币市场6月的“钱荒”事件还会再度上演吗?


华尔街日报5日报导,造成当时“钱荒”的诱因是错综复杂的,分析师们将其归纳为如下五大主要因素。其中一些因素似有死灰复燃之势。


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经济学家、目前供职于Emerging Advisors Group的Jonathan Anderson称,本季度末利率出现剧烈波动的可能性非常大,他认为“钱荒”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1、资本外逃。由于贸易顺差巨大、外资企业竞相涌入中国设厂,中国一直以来都习惯于资本流入本地。不过,这种资金流动在6月份发生逆转,因当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暗示将很快开始缩减购债规模,而正是这种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批美元流入了新兴市场。中国金融机构6月外汇占款减少人民币412亿元(合67.3亿美元)。


里昂证券(亚洲)(CLSA)分析师Francis Cheung表示,中国央行确实低估了资金外流的规模。这也是该央行迟迟不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一个原因。


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资金继续流出中国,规模达到人民币245亿元。近来,这种资金外逃压力可能已有所减弱,因为中国经济数据开始转好。8月初以来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走势一直强于大陆,意味着资本又想返回中国。然而考虑到投资者人气仍较为脆弱,加上美联储正跃跃欲试缩减购债规模,因此很可能再度出现资金外流现象。


2、季度末的现金需求。中国金融体系不得不定期应付流动性吃紧问题,因为银行业会在每个季度末改善贷存比,以满足监管要求。


按照Bernstein Research的Mike Werner所说,小银行通常能够在季末前及时地将贷存比降低5%-7%。考虑到中小型银行目前的存贷水平,这可能意味着最多需要从货币市场借入人民币1.6万亿元资金。


3、理财产品到期。中国银行业已大幅扩大了理财产品和短期投资产品的规模。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和存款类似的安全性,但收益率更高。据惠誉(Fitch Ratings)估计,截至3月底,中国理财产品余额超过人民币10万亿元。


问题是由于银行向储户出售的短期理财产品被用来进行长期投资,当理财产品到期时,银行通常不得不向市场寻求资金。据惠誉的中国银行业分析师朱夏莲(Charlene Chu)估计,在6月份最后十天,有人民币1.5万亿元理财产品到期。这增加了银行业对现金的需求。


在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钱荒”后,银行业现在或许会更认真地对待流动性管理,但Bernstein的Werner并不这样认为。他说,假如银行业不调整自身行为,后果将很严重,但这是否意味着银行真的会这样做,他觉得不一定。


4、财政存款减少。政府部门在季末临近时取款也增加了季节性的资金需求。政府部门在6月份提取了人民币1,219亿元存款,在中国央行试图安抚市场时又存入了资金。


本季度末可能也会出现同样的趋势。在过去三年中,财政存款规模在9月份的平均降幅达人民币9,870亿元。


5、大型银行的行动。中国央行可以通过货币魔杖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会影响该行打击金融投机以及放慢货币供应增速的目标。


中国央行在6月份时不愿向市场提供流动性,这令所有人感到震惊,不过现在的数据显示,央行还是动用了其资金,向现金拮据的银行提供了人民币4,330亿元贷款。


几家大型银行也采取了行动。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董事长表示,该行在“钱荒”期间累计向银行间市场拆放资金超过人民币1万亿元。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也 拆放资金人民币8,400亿元。两家银行均未透露是否应中国央行要求释放资金。


总而言之,过去两个月勉强平静的局面或许会受到考验。


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经济学家、目前供职于Emerging Advisors Group的Jonathan Anderson称,本季度末利率出现剧烈波动的可能性非常大,他认为“钱荒”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 See more at: http://www.backchina.com/news/financial/2013/09/00260162.html#sthash.5P5iriaM.dpuf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UPJ2qq2yC7g/511609.html

朝日新闻 对付石油帮不遗余力 习瞄著周很久了(图)

【看中国2013年09月06日讯】中共高层在极力追逐一个拥有紧密政治联系的石油帮,作为一个声势浩大的反腐败运动的一部份。《朝日新闻》9月4日报导说,许多受到讯问的个人都跟中石油有密切关系。许多这些嫌疑人是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的亲信。


朝日新闻:蒋洁敏卷入跟周永康儿子的可疑交易


《朝日新闻》报导说,迄今为止石油帮丑闻最大的是57岁的蒋洁敏。根据一个令人惊讶的共产党的公告,9月3日他作为国资委主任被撤职。


在接任这个职位之前,蒋洁敏是中石油的董事长。蒋洁敏被撤职给出的理由是“严重违纪”。这个职位不仅仅是内阁部长级别,而且是205个中央委员之一。


蒋洁敏被撤职两天前,他被宣布受到调查,暗示当局有信心,他们有足够的证据起诉蒋洁敏。


对于蒋洁敏特定的指控还没有透露。但是根据席卷共产党内部的传言,蒋洁敏卷入跟周永康儿子有关的可疑的商业交易。


2013/09/06/20130906095130901.jpg


周斌深度涉入惠生集团运作


《朝日新闻》报导说,这将聚光灯投向惠生集团,一个涉及能源领域的上海公司。它的核心业务是石油勘探设备和炼油设备的制造,在沙特阿拉伯和美国设有办公室。


惠生集团香港子公司的一名官员9月3日向朝日新闻承认,公司董事长受到中共当局的讯问。


虽然官员否认周永康儿子卷入公司管理,一个美国中文媒体报导,周永康儿子深度涉入惠生集团运作。报导说,中石油高管包括蒋洁敏,给周永康的儿子周斌夫妇提供海外公司收购和设备购买的信息。


一个由周斌夫妇的亲戚管理的美国公司作为一个中介。公司通过这些交易获得可疑盈利。


当局瞄准周永康亲信已久


《朝日新闻》报导说,调查者显然对于那些跟周永康密切相关的人感兴趣一段时间了。


六月份,郭永祥,一名前四川省副省长因为涉嫌严重违纪被讯问。郭永祥64岁,是周永康的密切助手,他们的关系追溯到周永康担任中石油前身的董事长的时候。那时候,郭永祥是一名中层经理。他后来在周永康手下先后在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担任重要职务。


一个北京的外交官从一个共产党来源听说,当郭永祥受到讯问的时候,蒋洁敏也被调查。


蒋洁敏跟周永康和郭永祥在同一段时间在山东省胜利油田工作。


也有报导说,包括周斌的商业伙伴在内的几个人被逮捕,导致猜测说许多跟周永康有关的个人被调查。


习近平对付石油帮不遗余力


《朝日新闻》报导说,习近平清楚表示他意欲在对石油帮的调查当中不遗余力。


就在宣布中石油高管被讯问不久之后的8月27日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说,“我们将必须勇敢摧毁固化利益集团的障碍。”


公开对中石油高管的调查反映了政府决心显示,它不惧怕触碰巨大的利益集团。


中国国营石油公司在能源政策上有巨大的说话权,因为他们控制着巨大的预算并拥有庞大的劳动力。


石油帮构成党内庞大的政治力量


《朝日新闻》报导说,这些高管是在企业和本该监督这些实体的政府机构之间来回活动的官僚。因此,这些官僚们形成一个绰号为“石油帮”的党内庞大的政治力量。


中石油是三大中国国营石油公司之一,另外两个是中石化和中海油。


中石油在石油和天气热钻探和生产上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根据福布斯,中石油在2012年的销售额是4086亿美元,使得它成为世界第五大公司。


虽然中石油跟其他两个国营公司一起垄断了能源利益,它被视为三个当中的老大。


因为周永康也曾经在中石油工作,并且他被视为石油帮的象征性人物。同时,有其他人指出,薄熙来倒台引发的党内斗争也影响了对于周永康亲信的调查。薄熙来正等待法庭判决。


习近平加强对政府的控制


习近平政府正在采取行动以确保对政府的控制,分析家说。


报导说,自从文化大革命1976年结束之后,从未有政治局常委因涉嫌腐败被公开调查的先例。共产党的权威将受到损害,如果高层的劣迹被公诸于众。一名司法部前高官说,“即使非正式的问话也将对周永康造成打击。这将足以削弱他的权力。”


自从上台以来,习近平再三谈论需要铲除腐败,说要老虎苍蝇一起打。习近平政府将可能通过11月份召开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对于如何处理周永康作出决定。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SDvWFRp_y3Q/51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