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6, 2014

赵紫阳秘书:“没有这事,一切会很不一样”

4月15日是胡耀邦逝世25周年忌日。秘书鲍彤日前接受《时报》采访时表示,胡耀邦突然离世,成为“事件”的导火索,“没有这个事情,一切会很不一样。”


《纽约时报》16日报导称,鲍彤曾在1989年 担任内高级幕僚,胡耀邦倒地时,他就在会上。鲍彤表示,若不是因为胡耀邦突然离世,学生抗议者会失去一件强有力的象征性武器,当时的领导人无法轻易斥责悼念胡耀邦是非法的。


鲍彤在北京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没有这个事情,一切会很不一样。那次事件的导火索是是否允许学生按照他们的要求哀悼耀邦。”


北京的学者周舵表示,胡耀邦去世是燎原的星星之火,当时“停滞不前,人们的期望值被抬高,而后变成失望,保守派正日渐得势。事实证明,是胡耀邦的死把所有的因素聚到了一起。”


胡耀邦去世两天后,数千名大学生从北京西北部行进到市中心的,随即占领了广场。他们要求当局允许他们参与 追悼胡耀邦,还敦促领导人追随胡耀邦那套更为开明的做法。接下来的几周,示威活动扩展到了全国,吸引了大量的普通市民、甚至吸引了一些想尝试自由表达意见的官员。抗议激发了民众日渐强烈的呼吁,他们要求实施政治问责制,结束审查制度,逐步走向民主等。


鲍彤说,如果没有胡耀邦离世的火种,“社会会出现不同意见,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尖锐的冲突,这些冲突大概会和物价或什么有关。但是这个事件使这些问题 成为邓小平的面子问题。”


胡耀邦去世 成为“”导火索


刚开始,由邓小平幕后掌控的领导层出现了分歧,对于如何处理骚乱犹豫不决。接替胡耀邦担任中共总书记的赵紫阳 及其盟友倾向于以相对缓和的方式回应学生的要求,学生们要求当局放松审查制度,让共产党接受更广泛的公众监督,并承认抗议是合法的爱国运动。然而,邓小平推开赵紫阳,下令在北京城区实施戒严,以镇压他认定的由反动派一手策划的“动乱”。


期间,时任中共总书记的赵紫阳亲自前往广场,试图说服学生放弃绝食抗争。赵紫阳因同情学生运动,反对邓小平武力镇压的决定,同年6月被撤职,后被软禁在家长达15年,于2005年1月17去世,终年85岁。


据目击者和录像资料记载,1989年6月3日夜间至6月4日凌晨,数以千计全副武装的解放军士兵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以执行戒严令为名从多方冲向天安门 ,并沿途开枪打死数以千计的民众。中共六四 “大屠杀”死了多少人,至今仍是迷。当时西方媒体几乎都说六四期间有几千人遇难。


而在“六?四 ”前夕因整肃《导报》受赵紫阳批评的江泽民却踩着“六?四”学生的血,夺得了中共最高权力。成为“六?四”屠城的最大受益者,实际上也是“六?四”屠城的最大罪犯之一。在2002年江卸去总书记和国家主席时,他给政治局常委定了几条规矩,其中一条就是不许给“六?四”翻案。


鲍彤在1989年“六四”后因为支持学生,被中共当局以“泄露国家机密罪”和“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判监七年,囚于秦城监狱,1996年获释后一直被当局软禁在家。不过,近年每逢“六四”,鲍彤都会接受采访、在境外媒体发表文章


Email订阅禁闻 来源:大纪元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eS9qm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