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7, 2014

中国买房痛苦指数地图曝光

最近,一张中国 买房痛苦指数地图在大陆 网路疯传。其中南京与北京、上海、杭州、厦门、深圳、等这几个城市,一起被列为“买房高度痛苦”的城市,因为要用至少9年时间才能攒够首付。虽有业内人士质疑数据及计算方法有偏颇,但也反映出大陆人买楼的痛苦。




(网络图片)

“高度痛苦” 至少9年才能攒够首付


中国大陆被列入“高度痛苦”的城市共有六个,北京需储钱13年、福建厦门12年、上海11年、深圳10年,江苏南京及浙江杭州亦需要储钱9年。根据地图所见,部份位于东部的主要城市,储首期的年期明显较中西部城市为高。




(网络图片)

有网民指《中国买房痛苦指数地图》反映到现时买楼难的巨大压力,但有业内人士则对地图有所质疑,对指数是通过各地平均楼价及收入所计算,认为结果有偏颇。指现实中一套80平方米的单位应为三口之家的居所,那供款的至少是夫妻二人,因此“人均月收入”应该更改为“家庭月收 入”。


“住房痛苦指数”指用来衡量住房经济困难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商品房的平均售价(平方米)÷人均月收入=住房痛苦指数。从此计算公式可以很直观地看出, “住房痛苦指数”与中国商品房的平均售价成正比,与中国的人均年收入成反比。即中国商品房的平均售价越高,则“住房痛苦指数”值越大,中国的人均年收入越高,则“百姓住房痛苦数”值越小。


中国房价收入比居高




(网络图片)

据现代快报报导,有机构根据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房价和收入数据,制作出一个房价收入比排行榜,其中北京、海南、上海的房价收入比位列前三,而江苏只有6.7,排名居中。


在这份榜单中,北京以14.5位居第一,海南和上海也分别达到12.3和12.1,分列二三位。第四名的浙江为9.5。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世界银行提出发达国家正常的房价收入比一般在1.8~5.5之间,而发展中 国家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则在3~6之间,比值越大,说明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越低。


按照国际惯例,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如考虑住房贷款因素,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应低于30%。


据悉,从1979年到2001年之间,房价收入比一直在3.5到4.0 之间波动。根据智库百科,《福布斯》杂志2007年7月综合官方数据对美国房价收入比最高的地区的排名,当时美国房价收入比最高的3个城市分别是加州、加州和加州,房价收入比分别为10.1、9.4和8.3。而加州正是美国此次房价下跌最严重的区域,也是银行贷款坏账率最高的区域——2006年次级贷款发放规模最大的10家美国企业有7家注册在加州。


中国楼市的崩盘危机


最近,大陆房价一路下跌,北京、上海等均受到波及。楼市连爆崩盘危机,北京最大房地产发展商董事长13日在香港股东会后再次表示,看淡中国房地产住宅市场,更说中国房地产价格太高,不正常。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4年 一季度房地产数据显示,至3月末,中国商品房待售面积高达5.2亿平方米,比2月末增加76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492万平方米,显示大陆楼市已经触顶的危险。


据第一财经网站 报导,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从2014年初至今的市场数据变化看,不但杭州、南京等二线城市房价下调,一线城市也出现了局部价格停滞。未来 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房价调整压力。第2季度包括杭州等城市都有再次下调的可能性,其他城市随着供应增加,也将再次降温。


厦门设“抢钱机”促销楼盘




2014厦门春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开幕时,有商家设置“抢钱机”,市民在机内抢得的人民币可归其所有。(网络图片)

报导,2014厦门春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于开幕时,有商家设置“抢钱机”,市民在机内抢得的人民币可归其所有。


抢钱机内有一堆面值一元人民币的纸币在飞舞,参加活动的市民包括男女老少,参加者进入玻璃抢钱机后,随着上下舞动的纸币举手弯腰,希望于有限的时间内,抓到最多的纸币,吸引不少会场内的参观市民围观。


位于北京大兴天宫院板块的住总万科橙“降价”,是大陆房价松动的标志性事件。5月1日长假期间,房企龙头万科广州在售四大楼盘万科峰境、万科东荟城、万科欧泊、万科兰乔圣菲都推出了不少特惠单元。深圳万科广场的中介销售人员还举着9折的牌子在路边揽客。一些房企和楼盘跟进降价。


河南郑州、广西南宁、安徽铜陵、河南郑州、江苏常州等地,出台松绑限购或其他楼市利好的城市及地区已经有近10个。


大中小房企纷纷展开降价等各种促销手段并未能让楼市成交量有所提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在1季度出现大幅萎缩,下降幅度高达四成至五成。


Email订阅禁闻 来源:



本文标签:, , , , , , , , , ,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jqNBRG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