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7, 2013

政治局“揭短会”只是开始 习近平发狠话警告

免翻 墙直连本站 tiny.cc/jinnews

【大纪元2013年09月27日讯】9月22日刚刚宣判,9月23日习近平上午就去了河北调研,而且罕见连续四天参加河北省的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河北省委展开所谓“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发了狠话。

今年6月底,政治局会议上也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内容,但是称,习近平主导的整风运动 在初期掀起一阵高潮后,现时在省级层面逐渐陷入了后继乏力的境地,所以这次习近平参加了河北的会议。


习近平河北发狠话


此前,6月22日至25日,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习近平公开曝光党内高层 的分裂。当时政 治局六名成员做了重点发言。


而这一次,9月23日习近平上午就去了河北调研,而且罕见连续四天参加河北省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不断要求河北省委作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新华网》报导中突出习近平表态称,这只是一个开端,“不能以为过了这一关就可以万事大吉”。


联系当前宣传领域的丑态百出,这句话被外界认为除了警告地方大员外,对宣传部门的警告的意味也很明显。


宣传系统 丑态百出 紧急转向


近期,张家川初三杨姓少年学生被公安抓走,罪名是造谣惑众、聚众滋事等。目前此学生因为舆论压力获释,官媒开始一面倒批评张家川公安,但是就在几天前,官媒还在吹捧该地公安。


中共官方的喉舌《新华社》也多次发表新闻报导,对杨姓少年落井下石以坐实张家川警方所谓杨兴少年造谣惑众、聚众滋事咎遭受惩罚、实为由自取之说。机关报《》旗下的《环球时报》则在一边敲边鼓,声言杨姓少年遭打击,并非证明两高500次转发司法解释没有问题


然而,《新华社》和《环球时报》最终又成为了中国 网民的笑柄。


《新华社》在其报导中将杨姓少年发表的“看来必须得游行了”的说法,改成“必须得游行了”,将一个价值判断移花接木修改成一个号召,有替张家川地方当局罗织杨姓少年罪名的嫌疑;


张家川警方说杨姓少年发帖煽动了抗议政府处理非正常死亡 事件的游行;然而,中国网民的调查发现,实际情况是游行在先,杨姓少年的言论在后;警方显然是造谣诬陷少年;《新华社》的报道也并无调查,而是在捏造事实。


刘云山被指“一蠢再蠢”


2013年4月18日,》发表独家新闻〈北京“的哥”:习近平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此文发表后被大陆 媒体纷纷转载。很快,中共《新华网》官方微博证实“确有其事”。不过几个小时后,《新华社》又突然宣称此报导为虚假新闻。


据说“习总打的”事件后,习近平在内部会议上批“一蠢再蠢”。海外中文 媒体报导,在今年初习近平就《南方周末》新年献辞事件批评刘云山,要求宣传部门不要添乱。


而《光明日报》指摘“豪车禁挂军牌是制度的倒退”,《新华网》接连发文反驳越反越腐、官员大多是贪官,更被视为与习近平治军、唱反调。


香港《苹果日报》评论指出,北京近期左论战、钱荒等政治经济冲突激烈,习近平将政治局的矛盾公开化,显示问题之严重,不只是对现任领导人的警告,也是对他们背后的元老的警告。


“刘云山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海外中文网站 曾报导,中共中央办公厅一名干部撰写文章 称,“刘云山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该文称,习近平在此次政治局会议严厉的讲话让海内外惊讶,结合前段时间在一次内部讲话上习近平说,政治委员如果触犯党纪国法,不应该有“免死金牌”。不难推测,这次会议是有目的,而 且目标就是政治局委员甚至常委。


文章认为:“刘云山早应该看出来,危险正在逼近。这个据说是江时代的遗老,仗着对宣传与舆论的长期掌控,其实是不折不扣的继政法委之后又一个冲上风口浪尖的历史 败类。”


早有网络传言,刘云山垄断了习上来后的宣传,什么东西都不请示,认为习是“门外汉”,习的智囊都太年轻,没有经验。他劫持并垄断了习近平“中国梦”的解释权,但国内网络却鲜有报导。


该文还披露:其实宣传部门早就沦为利益集团维护自己利益,鱼肉老百姓的工具。据中纪委掌握的消息,现在几乎所有的宣传口,尤其是负责互联网管理(删贴)的,几乎都是收钱办事。他们收钱办事不要紧,却让这个政权看上去比管制新闻的希特勒还不如。


文章称,中办早前接到一份来自中纪委的情况通报,说宣传口已经达到无法想像的程度。由最高领导人掌握的调查组已经对宣传部门进行调查,刘云山不但有大量的财产说不清,他们亲戚与爪牙不是在海外 住豪宅,就是在国内各地把握新闻口,对新闻与网站 收买路放行钱。情况之严重,已经超过胡作非为的政法口。


http://www.bannedbook.org Email订阅禁闻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http://www.bannedbook.org/bnews/cbnews/20130927/181459.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