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5, 2013

吉林大火夺120命 幸存者忆死里逃生经历:瞬间成火海


6月4日,王会华(右)在病床上与另一名死里逃生 的工友抱在一起。(网络图片

踩别人头连滚带爬逃生


免翻 墙直连本站: http://tiny.cc/meyarw

2013年06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李霞报导)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一场大火,至少夺走120条人命,令这些家庭支离破碎。而灾难幸存者至今仍惊魂未定,由于工厂大门被反锁,他们是连滚带爬逃出来的!而跑出车间后的员工被门口的污水池拦住,很多人掉进四五米深的水池里,有人踩着别人的头才爬上来。

劫后余生的幸存者为众多年轻的工友在大火中丧生精神备受煎熬。发生火灾事故的工厂遇难者绝大多数是农村打工者,他们9成左右是女性。而且厂里夫妻档很多,一些家庭夫妻双双遇难。


职工连滚带爬死里逃生


吉林省德惠市宝源丰禽业公司大火幸存者王会华谈起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时说:“我不敢睡觉,一闭眼都是火海。”


《燕赵都市报》报导,据生还者介绍,此次火灾事故中,大部份遇难者都隶属公司的二车间,该车间有门无窗,且大门时常反锁,使得受困者逃生的希望渺茫。


负责分割鸡翅的王会华就在二车间,由于她对地形熟悉,在浓浓的黑烟中靠感觉才得以死里逃生。


王会华说:“当时车间里啥也看不见,我就摸索着往冷藏室的方向连滚带爬地跑,那里与车间相连,爬出那里就确保活下来了。”


王会华今年43岁。她从2009年公司成立起便来这里打工,对环境路线比较熟悉,但爬出火海后仍伤痕累累。


幸存者:火太大了 瞬间成火海


苗女士是吉林省德惠市宝源丰禽业公司二车间的一名班长。她的妹妹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情绪低落,谈起幸存的姐姐,她表示,姐姐在火灾当天回家时,走路都不会走了,全身哆嗦,吓坏了。之后就是哭,什么也不想说,太痛苦了……


苗女士的妹妹透露说,姐姐只跟她说,火太大了,几秒钟的时间整个车间就如火海,想救人,根本就救不了!


她说,姐姐和几个工人从车间往外跑,由于停电,四周什么也看不见。逃生过程中有工人摔倒了,造成人踩人。而由于大门被锁,工人们拐了好几道弯找其他大门,最后是呼喊保安把西侧的门打开,才逃生成功的,再晚一步就没命了。


“我姐姐说,还有很多没跑出来的工人,有的工人才20岁出头,自己拚命想去救他们,但已经救不了了。那些工人都‘没’了,姐姐心里难受啊。她们太年轻了!”


掉进四五米深污水池“有人踩着别人的头爬上来”


据《》报导,员工佘海红跑出车间后,本来被门口的水池拦住,水池上有两三米宽的木板桥,她被黑烟呛得瘫倒后,被同班组的姐妹拖了出去。“四五米深的水池掉进去很多人。平时里面是血水、污水和鸡毛,下去就上不来,有人踩着别人的头才爬上来。”佘海红说,一车间的人,基本都是从这条通道逃出来的。


隔断把工厂南部隔成迷宫


据报导,宝源丰的厂房是一个东西向的长方形。东侧为一车间,西侧是二车间。两个车间上有链条相连。


逃生者们说,两个车间格局类似,平时上班,工人们从两个车间的南门进厂房,更衣室、换靴室、消毒室由南向北一字排开。中间有办公室、机修室、配电室组成的隔断,这些隔断将南部隔成迷宫一样,向南逃生的基本都没出来。


遇难者大多是农村打工者 9成是女工


一车间职工于国华说,一车间30岁以上的人居多,二车间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子居多,由于二车间消防大门被锁,死伤也最严重。


遇难者绝大多数是农村打工者,他们9成左右是女性。


当局最新的统计称,吉林省德惠市宝源丰禽业公司大火中至少有120人死亡 ,另外70人受伤,成为近年来中国 最致命的工厂事故。


夫妻同在一个厂打工 双双遇难的不少


6月4日,是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的第二天,在事故现场附近,聚集着许多彻夜未眠的家属,在焦急、悲痛中等待着消息。很多职工家属悲痛欲绝。


《新京报》报导,在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上班的员工中,夫妻同在工厂上班的不在少数,灾难发生后,有些夫妻双双遇难。


于国华与妻子牛玉玲就是这样的夫妻。平时俩人工作台相隔30多米。


说着他们夫妻俩对未来 生活的规划,于国华站在宝源丰对面的麦地里,大哭。他说心里知道,妻子“百分之百”没了,但还是希望有奇迹 出现。


4天之内东北三把大火 夺百多条人命


5月31日,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的中储粮库大火1000吨粮被烧;6月2日,在辽宁大连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发生油渣罐爆炸;6月3日,吉林德惠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爆炸火灾。


4天之内,东三省三把大火,百多人命,千吨粮食,殒于一旦。

  

官方报导称,目前,官方最高检介入禽业公司和林甸粮库火灾调查。


禁闻 :禁网新闻平台 | Email订阅



本文标签:, , , ,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http://www.bannedbook.org/bnews/cbnews/20130606/136903.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