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7, 2013

不要“给孩子不一样的童年”

给孩子照顾太多、安排太多、保护太多,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独自去面对困难和问题并解决它们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才是珍贵的学习和成长的契机。


今天中国的父母,小时候大多吃过一些苦的,如果生长在农村,甚至有过食不果腹、衣不暖身的日子。于是在一部分父母中间,很流行“给孩子不一样的童年”的观念。


“我小时候家里没钱,想要的东西买不起,现在我有钱了,孩子想要什么就要给他买,让他有一个和我不一样的童年,不要留下童年的遗憾!”类似这样的话,我们经常听到。


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初中毕业前父母夸耀学习很好,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结果中考很一般,父母花了钱择校,依然进了重点高中。一学期没上完,孩子认识了一些本校国际部的学生,对出国留学产生了兴趣,一定要转过去。国际部收费高,家长又再次掏钱、找校长,终于转过去了。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快毕业了,家长通过中介公司也办好了孩子去国外读书的手续,甚至连机票都买了,最后高兴地通知朋友要开一个宴会,为孩子送行。可是在宴会的前一天晚上,朋友打来电话,说宴会取消,因为孩子听说到国外读书,学习、生活都很苦,没有在家里舒适,害怕了,死活不愿出去,出国计划只好取消。


这是一个“给孩子不一样的童年”害了孩子、家长反过来又被孩子所害的典型例子。


为什么会这样?


过分溺爱孩子的家长往往没有意识到,给孩子照顾太多、安排太多、保护太多,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独自去面对困难和问题并解决它们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才是珍贵的学习和成长的契机。有句俗语说“含着金钥匙出生是一种诅咒”,因为从小什么物质也不缺,但会缺少自由和无拘无束去尝试新鲜事物的机会。同样,在被过度照看下长大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往往不高,对生活本身也容易丧失热情,因为父母安排的事情未必是孩子感兴趣的,面对父母提供的良好条件、提出的成长期待,他们往往得表现非常厌倦。


反观那些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或经历许多磨难仍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主能力非常强。自主能力,包括自我设计、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等相互联系的多个方面的能力。他们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为自己树立生活的目标,一步一步地为达到目标而努力;他们做事力求做到最好,做到体现自己的标准和实力,但在无人喝彩或与成功无缘时,也能保持问心无愧的平静;他们不怕竞争,认为竞争会促进自己提高,也会促进社会发展,而且竞争中所需要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和创造能力天然地有利于他们。


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连最基础的训练都被取消了,被剥夺了,怎么谈得上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长大了怎么去适应和参与社会竞争?


其实对功利的追求并不应成为家庭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家长更应当关心的是孩子未来的幸福,而幸福人生的一大奥秘就是当事人的自主感。能够在生活中体验到幸福的人并非不会经历不幸,但是任何时候他知道“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该做什么”。


“我爸是李刚”、“我妈在司法局”……当这些早已错过成长期却依然“少不更事”的下一代频频出现时,作为父母的确该惊醒了,不要为孩子做牛做马,不要“给孩子不一样的童年”!







via 看中国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4O7tWPB_3Ms/485680.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