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31, 2013

蛙声如潮入诗来——咏蛙诗话(图)


【看中国2013年07月30日讯】齐白石曾以“十里蛙声出山泉”为题作了一幅画,这位著名画家不画青蛙鼓腮,蹦跳欢乐之状,而绘山泉流泻,蝌蚪悠游其中,让读者想象青蛙大乐队将会演奏的动人乐章,创造了美妙的意境。我们的诗人对青蛙也是情有独钟的,那绿色小天使以其独特的美丽而成为诗人笔下的美好形象。


乱点斑斑撒豆纹,纵横聚散自成群。

桃花浪里翻香墨,柳絮池边涨黑云。

孔壁遗书端足拟,秦宫劫火岂能焚。

到头借得风雷便,脱略凡胎闹夕曛。


这是明代张维的《蝌蚪》诗,前四句写青蛙的前身蝌蚪,描写出纵横聚散,如墨如云的形状,让人们看到他无所不在,充满生机;五、六句以孔府旧宅墙壁中保存的遗书中古文字的形状比喻蝌蚪;最后则以传说告诉人们,蝌蚪变成青蛙要挟持风雷,才能从蝌蚪的“凡胎”蜕变成青蛙的“仙质”,从而突出了青蛙这一“灵物”的荦荦不凡。


宋代诗人曹豳在他的《暮春》诗中这样写道:“门外无人问落后,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诗人选取暮春景物,描绘暮春画面,而青蛙则是这一幅暮春图中的重要角色,独占画面一角,显示了其独特的价值。不难想象,若无那悦耳动听的蛙声,纵绿阴便地,落花飘香,春的活力也不那么明显,诗的情调也就升朗不起来。事实上,当夏日凉风习习,伴送来阵阵蛙鸣,那惬意,真让人心醉神迷。“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小令,所以脍炙人口,不能不说是因为有那句“听取蛙声一片”。那如潮般的蛙声,唱的是丰收曲,吟的是快乐篇,此起彼伏的蛙声,给人带来喜悦,给人带来希望,听着这美妙的乐曲,谁能不兴高采烈?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枫树飞燕疏桐花。

渡头正是横鱼艇,林外时闻响纬车。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明代诗人高启的《初夏江村》,绘出了好一幅初夏江村风光图:乳凫翻动荷叶,飞燕穿拂桐花,纬车纺丝,雨后蛙鸣。在这幅秀丽的图画中,那阵阵蛙鸣使画外有声,无疑是传神美妙的一笔!


集镇自有集镇的繁华,而农村自有乡野的乐趣,那如潮的蛙声,只有在小桥流水、叶绿花香的野外溪边才能听到看到。“漠漠余香着香花,森森柔绿长桑麻。池塘水满蛙成市,门巷春深燕作家。”(宋·方岳:《农谣》)这首写农村风光的小诗,清丽淡雅,流利上口。瞧,大地花早飘香,陌上桑麻茂密,梁间燕子营巢,池中蛙声成市,造化万物,各得其所,各得其趣。唐代贾弇的《孟夏》绝句,短短二十言,将江南风光勾画的有声有色:“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作者写景,有远有近,状形状声,全用白描手法,多角度勾勒,形象甚是鲜明,这些诗,以蛙入画,共同绘就画面的辉煌。


不少诗写到蛙,并不以咏蛙为目的,而只以之起渲染烘托作用。比如南宋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夜过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写雨夜约客未到,显得沉寂无聊的状态和心理,以“处处蛙”的热闹巧妙地衬托出环境的情景和心境的寂寞,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宋代吴涛的《绝句》写青蛙,只起交代作用:“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作者以蛙声停歇,从侧面表现天气的刚暖乍寒,在结构和内容上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由于人们观察、认识的角度不同,青蛙也并不总以美的形象出现。古代也有一些咏蛙诗,对蛙带有贬斥之意。唐代韩愈在其《答柳柳州食虾蟆》诗中这样描写青蛙:“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作者因上书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被贬为潮州刺史,心中烦懑难平,所以对青蛙的鸣噪反感异常。元代王冕的《虾蟆山》更是痛贬青蛙一场:“虾蟆虾蟆非令仆,无功那窃天之禄。如今虾蟆处处有,天官何不夷其族?致令骄气吹臊腥,干霄上食天眼睛。百虫啖尽心未已,假作鼓吹怡人情。三月江南春水涨,纡青拖紫争跳浪。渔父持竿不敢言,猎夫布弩空惆怅。黄童白叟相引悲,田中更有蝌蚪儿。”诗人多侧面描写蛙的上窜下跳、不可一世,可能是对人间一些丑恶现象的抨击,其讽喻的意义耐人寻味。







via 看中国 - 全部文章 http://feedproxy.google.com/~r/kanzhongguo/www/~3/upSjhHEpSJU/506813.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