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3, 2013

外国人眼中的三中全会:《决定》有两个致命伤

免翻 墙 直连本站 tiny.cc/jinnews

【新唐人2013年12月3日讯】(新唐人记者陈洁综合报导)11月15日,中共发布十八大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各路专家学者纷纷进行解读,日前,也有网民借外国人观点,指出《决定》有两个致命伤。


法国塞尔奇.蓬多瓦兹大学副教授张伦11月23日在撰文表示:〝事实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看不到什么新的具有实质性的举措,让人感到官方对社会力量依然具有相当的戒备和敌视〞。


张伦表示,回顾三十多年中国 的改革,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时期,往往都源于上下的互动和激荡;而近十多年改革陷入停滞,也都与官方压抑民间力量,改革成为上层的独角戏有关。缺乏民众的参与 热情和必要的参与空间,中国的改革是无法进一步得到推展的。中外历史 上许多例证也表明,那种自上而下没有民众的参与和配合的改革,不是失败就是最后走向畸形。


张伦还写道,主政者的太子背景有利于其执掌权力进行改革,却也可能因权力的过度集中,被视为利益集团的捍卫者而让人背弃。从一种大历史的角度看,或许,这将是中共主导的最后一场改革,历史不会再给中共进行一场如此类型改革的机会。


11月30日,网民〝大吼一声〞发表博文〝《决定》的两个致命伤〞指出,法国教授张伦所说的,中共当局对〝社会力量的敌视〞必然导致《决定》的闭门造车。文章 说,在〝脱离群众〞的轨道上行走惯了的中共,当拿起〝手术刀〞,选择 哪些〝部位〞消除病灶时,既要回应舆论,转移视线;又要有效规避基本制度不改,巩固政权,防止解体。因此,〝全会〞很难凝聚全社会共识,使《决定》〝方向感〞不强,〝路线图〞不明,仅剩下几个干瘪瘪的所谓〝目标〞。这种缺乏民众积极参与和排斥国民的热情卷入是《决定》的第一个致命缺陷。


此外,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所长戴博(Robert Daly)也对《美国之音》表示,方式有两大弱点。〝习近平很明显在听到了民众关于社会公正、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犯罪和的担忧,但是,他好像并没有听到中国人要求更多信息和更多参与的心声,这对习近平来说,将是非常危险的。〞


报导说,《决定》的很大一部份篇幅,是关于民生、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包括:放开单独二胎、,甚至高考制度的改革……。不过,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对此,博文指出,这就尾大不掉有一个明显的悖论,一旦〝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与党的领导发生冲突,〝党的领导〞其具体化身 — 党的领导干部派驻到政府各个部门负责人,含关乎国计民生关键领域的〝央企〞、〝国企〞,完全可以此对抗〝改革〞细分领域、程序,并在《决定》的名义下,以更坚定地加强与维护党的领导权威的各项具体措施,继续履行〝干预〞市场、〝干预〞主体、〝干预〞、〝干预〞文化、乃至〝干预〞一切社会事务,而名正言顺。


文章说,不得人心者,失天下!新一届紧紧抓住军权是不够的,更紧密的封锁信息,绝对不是政策和策略的上乘。按下葫芦,不仅浮起瓢,更将执政党内心恐惧,不断暴露给国民和天下。当表面敷衍的改革无济于事时,必然会引发真正的社会变革。那时,更多的民众会站起来对中共说不,新的变革海啸可能淹没红朝。


http://www.bannedbook.org/ Email订阅禁闻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www.bannedbook.org/bnews/cbnews/20131203/207284.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