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 2015

阴霾视频引舆论转向 官方紧急降温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13年12月,北京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央视大楼在雾霾之中若隐若现。(网络图片)


(Epochtimes记者李净报导)中共央视前记者近日发表一部环保记录片引发大陆媒体及网络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各界舆论从对该片的褒奖,转向公开讨论中共执政的合法性问题 之后,官方对此紧急降温。有分析认为,此敏感视频未遭到当局的封杀,应是官方的一种民意测试,未来 几个月,根据高层 “打虎”的需要,可能将会有更加让人们震惊的内容出现。


阴霾视频热议升温 中共被舆论问责


2月28日,中共央视前记者柴静近日发表耗时一年、耗资百万(人民币)拍摄的《穹顶之下 》环保记录片,由官方《人民网》、优酷联合首发。一经推出,其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引发“刷屏”效应。


据大陆媒体报导,该片除了对近一年来的阴霾状况进行了数据化的对比分析外,柴静还访问了环保、石化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专家,包括职能部门。据称,“没人拒绝提问,在回答时都毫无保留,直面问题。”


对此,官方则迅速回应,中共环保部新部长陈吉宁3月1日表示,自己完整看完记录片,给她发了短信打电话,向她表示感谢和敬佩。而陈吉宁在2月27日才接替掌管中共环保部7年之久的


与此同时,官方媒体《人民网》、《环球时报》对该片发表多篇评论和报导。而该片播出后,立即在网上引发评论热潮,从对该环保记录片的褒奖,到对当局治污不力的问责,甚至公开讨论其执政的合法性问题。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李炜光认为,“柴静提出的问题早就存在,但她选择 了十分聪明和专业的方式并获得成功。现在有人把它往技术上引,其实它是个政治问题,所以在中国又是个无解的问题。目前体制不是运行在解决公益问题的轨道上,起码要接受公共选择机制,这不可能。没有政治参与 的什么大讨论,无异于街头私下的议论,很快就会一阵风过去的。”


他说,“不过柴静这件事做得还是很有价值的,就像蒸包子,民间在底下不断地加柴给火,最后总能蒸熟。不过话说回来,还得看蒸的是真包子还是假包子。”


著名法学教授贺卫方认为,“霾毒肆虐,源于严重疏于执法;法律所以落空,和GDP作为考绩指标乃是关键因素。”他说,“假如百姓手中没选票,又缺乏媒体揭露,官员命运完全由上峰决定,讨好上级就升官发财,到期走人,管他霾毒滔天!”


财经媒体人罗昌平表示,“一位网友留言,柴静的《穹顶之下》,是史上最感人、令其最兴奋的移民广告片。”他说,“坊间都为柴静吵翻天了,官府一点动静都没有,似乎这跟他们没一毛关系。”


专栏作家章文说,“GDP至上的背后是为了维持执政合法性”。


河南法制报首席记者李俊晓认为,“雾霾的产生,不是因为政府监管不力,而是,监管政府乏力!”




官方1日对该环保记录片降温。据大陆媒体人朴抱一披露说,“所有网站22点前撤下首页、频道首页。不讨论不推荐。”该消息不久被删除。(网络图片)

舆论焦点转向 官方紧急降温


上述环保记录片受到大陆媒体关注,同时引发网民对中共体制问责声不断,不久官方对此紧急降温。


据大陆媒体人朴抱一披露说,“所有网站22点前撤下首页、频道首页。不讨论不推荐。”该消息不久被删除。


知名编剧、策划人史航表示,“柴静的演讲,是不是被撤被压被规范,我不能断言。但,播报文娱新闻评论 的时候,已不让我谈柴静了。”


对此,大陆前知名媒体人北风在推特上说,当局先推后撤柴静记录片,没能成功把议题引导向他们设定的方向,他们高估了可操控的力量,当局可能觉得他们控制了足够的大V公知媒体人,有三个自信,但看来还是偏离了他们设定的轨道。互联网传播向来是增量传播,不可能完全控制。




中共官方前媒体人近日发表一部环保记录片引发大陆媒体及网络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不久,各界舆论从对该片的褒奖,转向公开讨论中共执政的合法性问题之后,官方对此紧急降温。(网络图片)

分析:阴霾视频背后的高层政治


据《之声》报导,值得注意的是,《穹顶之下》的推出正值中共全国两会开幕前夕。据多家中国媒体的报导,“保护环境”也将是两会话题之一,柴静此片一出,无疑使这个话题尤其受到关注。


在该记录片中还提到了中国的车用燃油质量标准是由石化行导,同时质问中石油“如此庞大一个国有企业了,为什么不能够在关于环境问题上更多的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呢?”


3月1日,中共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央第二巡视组近日进驻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进行为期2个月的专项巡视。


时事评论员夏小强认为, 在中共现有的体制下,高层的反腐需要民间的支持和推动,柴静视频的出现,以及引发的公众和官方的反应,都是在针对集团反腐“打虎”大背景下的事件,因为空气治理涉及到多方面因素,要得到有效治理是长期工作。此事件起到的主要效果不在治理阴霾,而在政治层面。否则,这样的视频就不会出现,出现也会被秒杀。


他说,柴静为公益发声,事关民众切身问题,值得称赞和鼓励。 柴静视频得到大量支持,其实是一种民意的反应和测试。如果许多人看后觉得柴静大胆敢言的话,那么,未来几个月,根据高层“打虎”的需要,可能将会有更加让人们震惊的内容,以这种方式出现。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李晓清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B0qjrX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